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小芯片同时检测16种动物源性成分

2010-08-05 10:329480


    近日,深圳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研制出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以同时检测16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基因芯片,该中心运用这一技术对市场销售的动物产品进行了动物源性品种鉴定,对标识为“羊肉卷”的产品进行了16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结果显示该芯片对是否含有羊肉成分以及羊肉的种类均能作出准确的鉴定和识别。

    基因芯片技术是将探针DNA有序地固定于玻片或其它固相载体上,待测的样品核酸分子经过标记,与固定在载体上的DNA阵列中的探针按碱基配对原理同时进行杂交,洗去未互补结合的片段。然后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检测系统等对芯片进行扫描,检测杂交信号强度,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从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基因芯片具有高通量、并行性、灵敏性的优点。

    自2007年以来,深圳检验检疫局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业务量基本以每年50%的速率递增,所检测成分主要为牛、羊、猪、鸡等源性成分,运用常规的基因检测方法一次只能检测一种动物源性成分,较为耗时耗力。2008年至2010年,深圳检验检疫局专门立项开展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科研,该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承担该项目科研,针对牛、山羊、绵羊、鹿、水牛、驴、猪、狗、兔、鸡、鸭、鹅、鹌鹑、火鸡、鸵鸟、鱼等动物的mtDNA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性探针,将数种动物的特异性寡核苷酸片段集合制作基因芯片。该芯片通过一次PCR反应和一次杂交反应即可对可能存在的牛、羊、马、猪、鸡、鸭、鸽等16种动物源性成分进行检测,可提供高效、快速、准确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手段。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我国于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04 )强制性标准。2007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于2008年9月1日起施行。明确指出生产企业应按食品的基本属性标注食品名称,且必须采用表明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不得使用引起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名称,食品标签上的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必须准确、科学。

    现今,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饲料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纷纷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加强出入境和市场的畜禽类肉食品、饲料及其它商品的检验检疫工作,加强和研究监控畜禽类肉食品及其饲料动物源性产品安全监测技术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进出口的动物及其制品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种类繁多,特别是一些经过加工的制品与原动物相比在形态上有着显著的改变,或已经完全缺失了用于鉴别的形态特征,因此难以根据外形进行识别和鉴定。在进出口方面有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进行动物源性成分检测,尤其是经过加工深加工的食品,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含有哪类动物源性成分,以及是否与食品标签中所含动物源性成分相同等,凸显出了对动物源性成分进行鉴定和识别的重要性。可以预见基因芯片技术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可以大有所为。




日期:2010-08-05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Microbiome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岳麓山实验室 张德咏、苏品团队在植物M基因功能解析领域取得新进展
该论文报道了2个水稻新M基因OsC4H2和OsPAL06,并全面、系统揭示了水稻M基因作为叶际微生物组组装的驱动因子,通过调控特定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合成,选择性抑制/富集微生物群体,实现对功能微生物组的结构化塑造。研究结果为水稻微生物组精准编辑、微生物组工程提供了关键理论依据。……(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8-1279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所在加速葡萄杂交种子萌发成苗方面取得进展
2025年7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所葡萄研究室在《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期刊上发表了题为“Advancing grape breeding through an in vitro embryo germination technique without cold stratification”的文章,创造性提出了一种葡萄杂交种子离体胚萌发技术。……(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1887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所在鳢饲料中草药提取物添加剂研发中取得进展
杂交鳢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适合高密度养殖等特性。自2023年以来,其年产量已超过60万吨。随着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大,高密度养殖模式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疾病频发、环境污染、品质下降等风险,而长期投喂抗生素导致药物残留和食品安全已成为该养殖产业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中草药以其低毒、高效、环境友好等特点而成为水产养殖行业未来发展的新契机。……(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18715

小麦远缘杂交抗白粉病研究获进展
小麦白粉病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利用寄主抗性是控制这一病害的有效措施。黑麦是小麦的近缘属,具有抗病、耐逆、生物产量高等特性,蕴含丰富的可用于小麦遗传改良的优异基因。六倍体小黑麦是由小麦和黑麦经远缘杂交育成的双二倍体新物种,是将黑麦优良基因转入小麦的理想中间材料。……(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14926

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2024年转基因植物实况调查结果
2025年6月30日,日本农林水产省(MAFF)发布2024年转基因植物实况调查结果,旨在厘清油菜和大豆进口口岸周边地区的转基因油菜和转基因大豆的生长情况以及对可近缘杂交物种的影响,并以此评估运输过程中的散落导致转基因逃逸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91049

利用山柳菊基因实现杂交水稻无融合生殖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基因组编辑及无融合生殖研究创新团队通过整合山柳菊无融合生殖关键基因PpPAR与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模块,在杂交水稻中实现了稳定高效的克隆繁殖,为加快水稻无融合生殖技术的生产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06427

普冰系列远缘杂交创新种质加快推广 形成小麦产业新质生产力
5月18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原研究中心、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河南省中原农谷管理委员会、中原农投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绿色高效小麦种质资源创制暨普冰03现场观摩会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5-20417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杂种优势固定团队首次在一系法杂交稻中实现克隆种子分选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重组酶的花粉特异性基因开关系统(PSGS),并将PSGS应用于一系法杂交稻,实现了克隆种子的分选,分选效率达到80.2%-88.9%。这一重大突破对于提高克隆种子纯度和打通一系法杂交稻从研究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3-27547

柏连阳带队赴怀化市调研指导镉低积累水稻品种推广工作
3月18日上午,院党委书记柏连阳院士,党委委员、副院长、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许靖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高阳带领省派怀化市专家指导组及第十三调研督导组成员,前往怀化市出席镉低积累水稻品种推广工作推进会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3-20533

国产杂交稻种为东南亚国家献“粮”策
近日,一批承载着丰收希望的382.5吨杂交水稻种子,在深圳海关所属蛇口海关的监管下,缓缓装上货轮,即将启程前往东南亚国家,为当地带去“中国粮”。……(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3-0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