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法规首页 频道列表

原创|回收食品知多少

2025-07-08 08:365340

 

关于回收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被社会大众所关注,依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回收食品是指已经售出的食品,但因不符合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或超过保质期的被召回或者退回的食品。《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也明确禁止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食品伙伴网梳理了回收食品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回收食品的定义及范围

原质检总局《关于严禁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回收食品作为生产原料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回收食品包括:

(一)由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回收的在保质期内的各类食品及半成品;

(二)由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回收的已经超过保质期的各类食品及半成品;

(三)因各种原因停止销售,由批发商、零售商退回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各类食品及半成品;

(四)因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而被行政执法单位扣留、罚没的各类食品及半成品。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食品安全法所称回收食品,是指已经售出,因违反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超过保质期等原因,被召回或者退回的食品,不包括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可以继续销售的食品(因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综上:关于回收食品的界定,《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其定义,是指已经售出的食品,但因不符合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或超过保质期的被召回或者退回的食品。同时明确因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可以通过采取补救措施保证食品安全,其不属于回收食品的范畴。

二、回收食品与返回上一阶段食品

根据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实施指南,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返回上一段的现象,包括:回料、返工、调货、撤回、召回这几种。

(一)回料

即工艺回料,指工艺原因造成的重回生产线或重回上一生产阶段的现象。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料头、料尾重回生产线,半成品、各种原因停机造成的停留原料重新加工等。

(二)返工

即不合格品返工,指生产结束后将未出厂的不合格产品重回生产线,包括包装出现错误需要重新包装、在出厂检验或生产线监控中发现水分等指标不合格但可经过重返整段生产线或部分工段通过工艺纠正缺陷,使产品成为合格品。

(三)调货

即不同销售区域或经销商调换货品,指合格产品出厂到达某一经销商仓库后,因销售不畅、脱销、发货错误等原因,生产企业将特定产品从某一经销商处取回改发至另一经销商处。

(四)撤回

即出现非食品安全问题返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合格的终产品出厂后,因物流或者经销商贮存的不当等原因而出现包装破损、水分超标、颜色差异等质量缺陷,或者在产品出厂后才发现标签不合格而需要改贴等情况后,由企业主动从经销商处撤回产品并进行评估后进行相应处理;二是指不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食品原辅料生产企业,出厂的产品出现质量缺陷、下游产品调整等原因而由生产者主动或按使用者要求而撤回产品,经生产企业评估后采取纠正质量缺陷、改作他途或者无害化等相应处理。

(五)召回

即食品召回,是指《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有证据证明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或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时国家强制食品退市。退市食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或已经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食品,该类食品无论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均应尽快从市场上回收,对回收食品应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处理;二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但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或不存在危害人体健康风险的食品,如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情况,对于该类退市食品,应该在评估后采取补救措施。

表1 回收食品与返回上一阶段的食品

名称 现象 时间段 备注
回料 工艺回料 生产进行中 料头、料尾、半成品、停机留料等
返工 不合格品返工 生产结束后重回生产线,未出厂 工艺返工、换包装、加贴标签等
调货 不同销售区域调换货品 出厂后 已出厂在经销商处的合格品
撤回 出现非食品安全问题返厂 出厂后 质量缺陷,例如:水分、包装、标签等
召回 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退市 出厂后 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或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回收食品 已经售出因食品安全问题被召回或者退回 出厂后 因不符合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或超过保质期的被召回或者退回的食品。因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可以通过采取补救措施保证食品安全,不属于回收食品的范畴
三、回收食品的处理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关于严禁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回收食品作为生产原料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超过保质期食品监管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定,目前国家关于回收食品的处理规定可归纳为:

(一)建立回收食品相关制度,设立专门区域贮存并加贴醒目标识,及时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

(二)建立回收食品处置台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无害化处理或销毁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内容,签字确认,相关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

(三)上报当地监管部门。

另外,地方监管部门对于回收食品的处理规定不尽相同,如《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禁止食品生产经营者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退回相关生产经营企业。虽然禁止退回但是也要求予以销毁,或者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记录处置结果。

四、回收食品的监管与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九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未按照规定对变质、超过保质期或者回收的食品进行标示或者存放,或者未及时对上述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并如实记录可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本条例第七十五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本条例第七十五条:对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1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

结语

回收食品的处理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要从源头上杜绝回收食品的产生,重点在于事前预防及事中控制。食品生产经营者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自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做好合规管理,正确认识回收食品的风险,合理处置,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企业信誉,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翻译

搜索

复制


  本文为食品伙伴网食品安全合规事业部编辑整理,转载请与我们联系。食品安全合规事业部提供国内外食品标准法规管理及咨询、食品安全信息监控与分析预警、产品注册申报备案服务、标签审核及合规咨询、会议培训服务等,详询:0535-2129301,邮箱:vip@foodmate.net。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773号建议的答复|关于支持植物提取物做为保健食品原料,赋能湖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提出的《关于支持植物提取物做为保健食品原料,赋能湖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5-07-15592

原创|哪些营养健康原料正在“破圈”?D-阿洛酮糖、HMO等热门原料申报最新动态
食品伙伴网系统梳理了D-阿洛酮糖、HMO(母乳低聚糖)等热门原料的核心特性、功能优势及申报审批情况,旨在帮助行业同仁从合规化视角了解原料创新趋势。

2025-07-14420

原创|澳新新食品原料解析:定义、监管与批准清单
近年来,新食品原料创新加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简称澳新)作为全球重要的食品监管市场,其新食品原料的监管和审批动态备受行业

2025-07-14233

原创|重磅收藏/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名单(更新截至2025年7月2日)
食品伙伴网为您盘点2008年-2025年7月2日我国已经批准为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的名单汇总。

2025-07-14240

食品标准法规动态回顾(2025-7-4至2025-7-11)
食品伙伴网本周标准法规动态回顾内容涉及标准和法规两个方面,标准方面,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第 1 号修改单等征求意见,还有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处于征求意见、立项、公示、发布或废止阶段。法规方面,国务院食安委推动建立相关奖励机制,另有新食品原料征求意见,多地出台或征求粮食储备、食品经营许可、产业发展等相关法规及实施细则。

2025-07-11754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13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支持将铁皮石斛等三种食药同源药材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并实施备案管理的提案
提出的《关于支持将铁皮石斛等三种食药同源药材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并实施备案管理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2025-07-10442

河北规范“奶吧”原料使用:明确禁用生鲜乳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273号提案《关于先立后破,我省‘奶吧’急需政策支持》的提案答复中明确,省内奶吧可使用乳制品作为食品原料,但严禁直接购入和使用生鲜乳。

2025-06-2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