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32周(8月4日至10日),经历一个多月的连续下滑后,中国罗非鱼塘头价在收获季尾声阶段终于出现止跌迹象。尽管部分主产区价格小幅回升,但美国市场需求依旧低迷,出口商普遍反映,订单推动依然困难重重。
数据显示,广东500-800克规格罗非鱼出厂价在本周微涨0.1元/公斤,为自第22周以来的首次上涨。海南与广西地区涨幅更明显,达到每公斤0.2元。业内普遍认为,大型加工厂主动上调采购价,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设定了短期“价格底线”。
不过,即使价格略有反弹,仍不足以覆盖大多数养殖户的成本。一位海南企业负责人指出:“目前收鱼季节基本结束,鱼源逐渐减少,但价格并未真正回暖。”他表示,虽然短期内供应收紧可能支撑价格持稳,但美国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整体回升空间仍受限制。
美国方面,截至第31周,中国冷冻罗非鱼片批发价每磅下跌0.05美元,延续前几周的回调趋势。尽管原产地报价走低,但美国买家受限于高库存和疲软的零售市场,继续保持观望状态,未见大批量补货迹象。
广东一位加工厂负责人称,目前养殖户普遍不愿亏本出鱼,导致原料供应进一步收紧。他指出:“我们虽然积极联系美国客户,但没有贸易确定性、没有价格优势,客户下单的意愿非常弱。”
中美贸易方面,虽然此前在瑞典举行的谈判延长了90天的关税缓冲期,但未达成实质性成果。业内普遍判断,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关税进一步下调。多位业内人士表示,55%的现行关税勉强让行业维持出口运营,但想要靠此基础恢复增长并不现实。
目前,中国加工商正努力推动出货。但由于美方冷链库存仍高,需求释放缓慢,有些策略效果有限。业内人士透露,不少企业正尝试将部分产品转向中东、非洲等替代市场,但量级和利润难与美单相比。
总体来看,罗非鱼价格在主产区经历一轮剧烈下跌后暂时企稳,但养殖端信心仍不足,出口市场未现实质改善。随着收鱼季节接近尾声、原料趋紧,价格短期或有小幅回升空间,但若美国市场持续“失语”,罗非鱼产业仍将面临结构性压力。
日期: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