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网

牛肉变鸭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查假劣肉制品

   2025-08-19 张家港市场监管微信号770
核心提示:近日,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开展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行动中,查处一例以鸭肉冒充牛肉的典型食品欺诈案件。该案件源于消费者投诉,反映其在塘桥镇某卷饼店外卖平台购买的牛肉串存在肉质异常情况。……(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鱼香肉丝里没有鱼,
 
  这个大家都能理解,
 
  但是牛肉串里没牛肉,
 
  这……合理吗?
 
  近日,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开展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行动中,查处一例以鸭肉冒充牛肉的典型食品欺诈案件。该案件源于消费者投诉,反映其在塘桥镇某卷饼店外卖平台购买的牛肉串存在肉质异常情况。
 
  接到投诉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对该店开展现场核查,在检查食品加工区和原料仓库过程中,在冰柜内发现一包名称为“汼肉小串”的袋装速冻食品,该食品配料表明确标注为“鸭胸肉、生活饮用水、白砂糖、食用盐、香辛料、辣椒红、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三聚磷酸钠”。
 
  经查,该店在外卖平台上上架外卖餐饮“牛肉小串”,并宣称主料为牛肉,但实际使用的正是原料为鸭胸肉的“汼肉小串”。执法人员立即对现场证据进行固定,并启动食品应急抽检程序,对该食品的铅、铬、氯霉素、柠檬黄、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等项目进行检测,所检项目符合要求。
 
  个别不法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以假充真、掺杂掺假,利用“挂羊头卖狗肉”的手法欺骗消费者,致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花高价购买到低成本食材,既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扰乱了市场秩序。
 
  当事人塘桥镇某卷饼店涉嫌“鸭肉冒充牛肉”的经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禁止经营者对商品性能、质量等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规定。
 
  目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该店立案调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市场监管来支招——


  学会辨别真假 认准正规渠道
 
  对于消费者而言,掌握辨别真假牛肉的方法并不难。以下是几个实用的辨别技巧:
 
  看外观:真牛肉色泽均匀,呈深红色,肉质富有光泽,脂肪与肌肉自然衔接,纹理清晰且不规则,纤维较粗;假牛肉颜色偏浅或显微黄,红白肉界限分明,纹理杂乱或呈条状,形似猪肉。
 
  闻气味:真牛肉带有淡淡的膻味,较羊肉的膻味更淡;假牛肉则无膻味,可能散发普通肉腥味,不新鲜时甚至会有腐臭味。
 
  触质感:真牛肉肉质紧实,按压后能迅速回弹,表面微微发黏且有明显纤维感,横切面可见小块纤维纹理;假牛肉按压后凹陷难以恢复,表面或光滑湿润,或异常粘手,横切面松散无纤维感。
 
  观熟态:真牛肉煮熟后形状完整,口感细腻有嚼劲,纤维长且不易断裂;假牛肉煮熟后易散成碎块,口感粗糙如豆渣,纤维短且松散。
 
  察细节:真牛肉脂肪呈微黄色且成团状,假牛肉脂肪多为白色或呈片状,类似猪肉脂肪;若假牛肉经过色素染色,触摸后手上可能会残留颜色。
 
  食品安全事关重大,商家需诚信经营,主动维护食品消费环境。此外,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牛肉时,优先选择正规商超、农贸市场等渠道,并仔细查看产品的检验检疫证明及标签标识,特别是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以及切成小块出售的牛肉,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买到掺假、伪劣产品。同时,应保存小票、电子订单等消费凭证,以便在遇到问题时作为维权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现食品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依法寻求问题解决。



日期:2025-08-19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