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网

SC知识-管理工具与思维 | 鱼骨图分析法(5M1E因素分析法)

   2025-07-31 食品质量管理公众号502
核心提示:管理工具与思维 | 鱼骨图分析法(5M1E因素分析法)……(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一、历史背景
 
  1. 起源:
 
  鱼骨图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磐(Kaoru Ishikawa)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最初用于日本丰田公司、川崎重工等企业的质量管理实践,故又称"石川图" 或"因果图", 其设计灵感源于日本传统鱼骨的形状,旨在系统分析质量问题的多因素成因。
 
  2. 演进:
 
  1953首次应用于川崎重工船厂的质量管理,后成为全面质量管理(TQM)和六西格玛的核心工具。
 
  20世纪60年代,逐渐推广至全球制造业和管理领域,如通用电气、福特等企业。
 
  现代工商管理教育、工作项目管理中将其分类为问题型、原因型和对策型鱼骨图。
 
二、含义解析
 
  1. 定义:
 
  鱼骨图是一种图形化结构(鱼头为主问题,鱼骨为分类原因)分析问题根本原因的定性方法,强调 " 透过现象看本质 "。核心逻辑基于" 因果树规律 ",即多方向、多层次的因果链关系。
 
  2. 类型:
 
  原因型(鱼头在右):分析" 为什么发生问题 "(如为什么近期销售额下降);
 
  对策型(鱼头在左): 制定" 如何改善问题 " (如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整理问题型:结构化梳理问题构成要素 (非因果关系)。
 
  3. 结构:
 
  主干:代表待解决的问题(鱼头)
 
  大骨:主因分类(常用5M1E:人、机、料、法、环、测),因为主要源于生产制造业产品质量控制所积累提炼的方法,造成产品质量差异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6个因素:
 
  人(Man/Manpower): 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经验、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无一不影响着产品的最终质量。
 
  机(Machine): 机器设备的性能、稳定性、维护保养状况以及自动化程度,对于生产的质量与效率均产生深远影响。
 
  料(Material): 原材料及零部件的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基石,其特性、规格及供应的稳定性都至关重要。
 
  法(Method): 涵盖了工艺流程、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标准以及生产计划等多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保障生产有序进行的准则。
 
  环(Environment): 生产所处的物理环境,包括温湿度、洁净度、照明条件及噪音振动等,都会对生产过程产生直接影响。
 
  测(Measurement):质量把控过程中,准确测量与有效监控显得尤为重要,它们直接关系到对产品质量状态的精准判断。
 
  小骨/鱼刺:细化子原因
 
  4. 鱼骨图制作:
 
  针对分析问题点,选择层别方法(如:人、机、料、法、环等)
 
  按头脑风暴分别对各层类别找出所有可能原因(因素),归类为大骨(主因)、中骨(子因)、小骨(细化原因);
 
  将找出来的各要素进行归类、整理,明确其从属关系,标识关键原因(一般不超过7个原因)
 
  分析选取重要因素,遵循20/80法则聚焦核心问题或因素
 
  检查各要素的描述方法,确保语法简明、意思明确
 
  5. 典型应用场景:
 
  制造业:分析生产缺陷(如设备故障、材料不良);
 
  市场营销:诊断市场份额下降原因(如渠道不足、广告策略问题);
 
  项目管理:识别风险或流程瓶颈
 
  6. 局限性:
 
  主观性:依赖团队经验,易受头脑风暴影响。
 
  非定量:需结合数据分析工具(如帕累托、层次分析法AHP)等验证关键因素。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sc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