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自治州)市场监管局,宣传部、网信办,工信局(工科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委)、商务局、文化和旅游局、应急管理局、税务局、邮政管理局:
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贵州省白酒行业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 贵州省白酒行业集中整治工作方案
省市场监管局
省委宣传部 省委网信办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公安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应急厅
省税务局
省邮政管理局
2025年7月10日
附件
贵州省白酒行业集中整治工作方案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强白酒行业全领域全环节监管,维护白酒市场正常秩序,推动我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四个最严”要求,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坚持“凝聚监管合力、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日常监管、实施标本兼治”工作原则,做到“专项治理与振兴产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机制建设相结合、部门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严格管控白酒行业风险隐患,严厉打击白酒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升白酒产品质量水平,切实维护我省酱香型白酒原产地主产区声誉。
二、工作举措
(一)加强准入环节监管,规范白酒产业发展
1.严格执行保护规划。坚持以保护为核心,以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严格执行《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产区保护规划》。(牵头单位:遵义市、毕节市有关单位和部门;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有关单位和部门)
2.严格企业准入监管。一是切实做好白酒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工作,规范实施企业名称禁限用管理。对不宜用于白酒企业名称字号的关键字样,动态调整纳入省级企业名称禁限用词库。二是全面落实企业名称登记复查工作机制,强化不适宜企业名称纠正措施,及时配合行业监管部门依法依规纠正不适宜企业名称。三是严格执行白酒生产许可准入要求,达不到法定许可条件、隐瞒真实情况或提交虚假材料申报生产许可的,一律不予许可。经查实以欺骗手段取得许可的,一律撤销生产许可证,并依法依规追责问责。四是进一步规范白酒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对达不到登记要求的,一律不予登记。经查实以欺骗手段取得登记的,一律撤销登记,并依法依规追责问责。(牵头单位:省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各市、自治州有关单位和部门)
3.强化企业信息共享。一是受理白酒企业个人股权转让变更登记时,应当依法查验与该股权交易相关的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并将相关股权变更登记信息推送税务部门。二是办理白酒企业登记注册后,及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贵州)公示相关信息,并推送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供相关部门共享使用。(牵头单位:省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省税务局等各省有关部门,各市、自治州有关单位和部门)
4.规范白酒产业发展。一是支持白酒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巩固提升“三个一批”工作成效。二是鼓励白酒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和开发新产品,丰富我省白酒产品矩阵,不断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各市、自治州有关单位和部门)
(二)加强生产环节监管
5.强化日常执法监督检查。一是持续强化国家标准宣贯,依法查处不按明示标准生产、虚假标注及无标签标识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督促白酒生产企业全面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认真排查风险隐患,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将贯彻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三是对白酒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对问题多、生产条件差、管理水平低的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四是开展物料平衡测算,对白酒生产者原辅料采购数量、生产周期、领用数量、库存基酒数量、成品酒数量、销售出库数量等进行测算,深挖掺杂掺假、生产假冒伪劣固态法白酒违法线索。(牵头单位:省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市、自治州市场监管局)
6.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督促指导白酒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牵头单位:省应急管理厅;责任单位:各市、自治州应急管理局)
7.严厉打击违法生产。一是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坚决取缔白酒生产“黑作坊”“黑窝点”。二是严厉打击违规购买、贮存和使用甲醇、工业酒精等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白酒的违法行为。三是严厉打击标称固态法白酒却未严格按固态法工艺生产加工,使用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串酒”冒充酱香型白酒的违法行为。四是严厉打击虚标生产日期、生产产地、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在商品包装上使用其他条码冒充商品条码或伪造商品条码等违法行为。(牵头单位:省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市、自治州市场监管局)
8.强化食品安全抽检。一是强化白酒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做到全省白酒获证在产企业全覆盖。二是强化监督抽检结果运用,对抽检不合格白酒依法100%核查处置,并督导生产经营者采取下架、封存、召回等措施严控食品安全风险。(牵头单位:省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市、自治州市场监管局)
9.持续强化检验支撑。一是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组织开展酱香型白酒真伪鉴别方法攻坚,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加强产品检验检测,规范白酒领域质量认证秩序,为白酒产品质量监管提供支撑。(牵头单位:省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市、自治州市场监管局)
(三)加强流通环节执法
10.纵深推进电商领域问题治理。一是集中清理网上涉及侵权假冒白酒的违法违规信息,对传播涉及侵权假冒信息的网站平台、账号依法依规予以处置。二是用好信息化、大数据、云平台等智慧化监管监测系统及手段,对白酒企业自建网站及第三方交易平台内开办的网店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侵权假冒、虚假宣传、不当营销等问题线索,及时组织查办。三是引导平台企业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依法合规经营,保障消费者和其他白酒经营者合法权益。(牵头单位:省委网信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市、自治州有关单位和部门)
11.严厉打击涉酒知识产权违法犯罪。一是依法严厉打击涉酒知识产权犯罪。以“昆仑-2025”专项工作为牵引,依法打击侵犯白酒企业知识产权犯罪,适时督办一批大要案件。二是对制假原料供应、包材印制、灌装生产、仓储物流、终端销售等实施全环节全链条打击。(牵头单位:省公安厅;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各市、自治州公安局、市场监管局)
12.严厉打击涉酒侵权假冒行为。一是严肃查处假冒知名白酒企业知名产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冒用他人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二是严厉查处侵犯茅台、习酒等知名白酒品牌及“傍名牌”“搭便车”等违法行为。三是严厉查处恶意抢注商标、违规使用商标以及侵犯他人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行为。(牵头单位:省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省公安厅,各市、自治州市场监管局、公安局)
13.严厉打击涉酒虚假宣传行为。一是严厉打击违规定制标注“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洞藏老酒”“年份酒”等违法行为。二是严厉打击利用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红色文化及元素、建党建国建军等进行商业营销、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等违法行为。三是严厉打击虚构、编造历史“抱大腿”“攀关系”等虚假宣传行为。四是严厉打击伪造、编造、买卖虚假获奖证书、“老字号”、牌匾等违法行为。五是严厉打击以经营酱香型白酒为幌子,打着创业、养老、养生等旗号实施传销的违法行为。(牵头单位:省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省公安厅、省商务厅,各市、自治州有关单位和部门)
14.加强旅游市场白酒销售监管。重点查处旅行社、导游人员与白酒销售场所相互勾结,通过回扣、提成等方式诱导、强迫游客购酒,以及导游等涉旅人员在执业中向旅游者兜售白酒等行为。(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责任单位:各市、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
15.强化物流寄递仓储环节监管。一是紧盯物流寄递仓储环节,健全重点物流园卡点工作机制,对发现的违法线索要一查到底、追根溯源。二是督促指导道路货运经营者依法承运白酒,严格执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要求,进一步规范道路货运经营者承运白酒的运输行为。三是督促寄递企业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明确揽收人员收寄验视责任。(牵头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各市、自治州有关单位和部门)
16.规范包材印制企业行为。强化包材印制行业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印制白酒包材等行为,及时掌握违法产品流向,督促企业限期召回违法产品。(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市、自治州有关单位和部门)
17.强化涉税违法行为查处。一是鼓励白酒企业开展自查,及时纠正涉税不当行为。加强税警协作,联合依法打击税收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打击偷逃税款、虚开发票等重大税收违法行为。二是严格执行税收“黑名单”制度,依法依规实施纳税信用与其他社会信用联合惩戒。(牵头单位:省税务局;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各市、自治州税务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
(四)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18.强化白酒企业信用监管。一是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白酒经营主体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监督抽检等信息记于企业名下,并向社会公示。二是严格落实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制度,依法做好白酒企业失信名单列入、移除和公示工作。对有失信行为记录的白酒企业,依法实施失信联合惩戒。(牵头单位:省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市、自治州市场监管局)
19.强化涉酒运输环节监管。一是督促指导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严格按照国务院食安办等八部门《食品仓储运输配送工作指南》要求,依法承运食用酒精,严厉打击违规运输行为。二是督促指导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严格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规范制作使用符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格式要求的危险货物电子运单,依法查处运输企业未使用运单开展危险货物运输等违规行为,依程序提供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涉食用酒精运输运单数据信息。三是公安等相关部门收到食用酒精运输报备后,及时通报到达地市场监管部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要跟踪食用酒精的流向、用途。(牵头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各市、自治州有关单位和部门)
20.畅通涉酒投诉举报渠道。一是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举报奖励办法,鼓励消费者和行业内部人员举报违法违规行为。二是提升投诉举报线索处置效率,依法做到举报线索“应立尽立”、疑难投诉“专案办理”,不断优化“诉转案”机制。(牵头单位:省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省有关单位和部门,各市、自治州有关单位各部门)
21.不断强化白酒行业自律。一是引导白酒企业利用自我声明、签定自律责任书、经营承诺等形式,提升自律水平。二是健全与白酒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的常态化联络机制,通过行政约谈、业务指导等方式推动加强行业治理、规范行业行为。三是鼓励广大群众及新闻媒体主动监督,推动形成主体自律、行业管理、公众参与的白酒市场社会共治格局。(牵头部门: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责任单位:各市、自治州有关单位和部门)
22.着力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一是牢牢把握新闻宣传主导权,积极对接主流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集中整治工作成果和工作经验,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适时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工作情况、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效震慑。三是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白酒消费知识,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辨别能力。(牵头部门: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责任单位:省有关单位和部门,各市、自治州有关单位和部门)
三、工作步骤
(一)集中整治阶段(即日起至2025年12月20日)。深入摸排案件线索,以开展全省酒类市场“全链条”监管和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产品的专项执法为抓手,结合白酒产业知识产权守护行动等,全面开展集中整治。
(二)工作总结阶段(2025年12月2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深入分析全省白酒行业集中整治开展情况,提炼工作亮点、创新工作方法,健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和联动协作机制,总结可借鉴、可复制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四、工作要求
(一)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加强对集中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量化工作目标,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集中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放出实招、取得实效。
(二)充分发挥各方作用。各地各部门要密切协作、加强配合、共同发力。发挥部门监管作用,建立履职尽责、联动执法工作格局;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企业自律、落实主体责任;发挥社会共治作用,营造部门主导、行业管理、主体自律、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氛围。
(三)强化失职责任追究。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执行涉企执法各项规定,严格规范执法,工作中不履职、慢履职、乱履职或推诿扯皮、滥用职权,以及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予以严肃问责,造成严重后果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加强工作信息报送。各地各部门请于7月30日前反馈本地本部门联系人及联系电话。重大问题、突发事件和大要案件要随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