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自治州)市场监管局、宣传部、金融办、发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局、工信局(工科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化和旅游局、大数据局、投资促进局、广播电视局:
根据省委省政府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现将《贵州省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省市场监管局 省委宣传部
省委金融办 省发展改革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省农业农村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大数据局
省投资促进局 省广电局
2025年9月3日
贵州省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为积极发挥广告对拉动经济、促进消费、塑造品牌、传播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我省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
全省广告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规模增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业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进一步提升,贵州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扩大,广告产业成为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持续提升总量质量。大力推进广告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与相关产业协同共进,广告产业经营收入逐年上升,力争2028年全省广告产业经营主体突破3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广告产业经营主体达到50家以上。
(二)持续完善产业结构。全面推动数字广告赋能,全力推进传统广告业态向数字广告业态的转型升级,全力推进“广告+数字”技术应用、“广告+全媒体”广泛传播、“广告+直播”精准营销的广告产业发展新生态。充分发挥广告产业集聚优势,全力推动广告产业园区、集聚区建设。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严守“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的底线红线,大力推进广告创意创新和公益广告发展,不断完善广告人才扶持政策,推动建立广告研究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全面营造持续活跃的广告创意创新发展新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支持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传统广告媒体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创新广告内容、传播渠道和营销模式,实现跨媒介、跨平台、跨业态融合发展,支持建立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广告龙头企业或综合性传媒集团。扶持一批中小微广告企业有序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以广告产业链为依托,以链主企业为引领,通过分享资源、平台共享、项目合作等方式,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带动全省广告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共同发展。(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列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推进数字赋能发展。加大广告产业技术创新与应用,推进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广告领域的研究开发、融合升级和实践应用,促进产学研联合和创新成果转化,鼓励探索数字广告经营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丰富数字广告内容创作与供给,推进广告产业多元化供给、数字化生成、个性化定制、多态化展现。支持将数字广告产业重大项目纳入现代服务业、商贸流通业、信息产业、文创产业等专项政策扶持范围。支持户外新型广告展示技术应用,鼓励建设数字化城市户外广告地标。(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委宣传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大数据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
(三)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出台《贵州省广告产业园区管理办法》,各地做好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和管理工作,鼓励通过协同共建、异地孵化、伙伴园区等多种合作机制,推动广告产业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支持各地利用现有文创园区、废弃工业厂房、电商产业园区、直播基地等进行功能叠加,培育集资源汇集、创意设计、营销策划、媒介传播、品牌塑造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服务集群。加快广告产业资源虚拟化集聚、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协同,支持建立数字广告产业园区、集聚区。(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大数据局)
(四)全面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加快广告创意、广告营销与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文化旅游业、白酒业等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融合发展。依法依规举办广告创作宣传活动,加大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推介,支持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等全媒体矩阵式宣传,推动更多广告企业参与特色文旅项目设计宣传,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优化农产品包装设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助力“贵系列” “多彩贵州”等品牌发展,以广告的形式宣传好、营销好贵州品牌,传递贵州最强音。(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
(五)用好用活财政金融政策。在各级财政服务业专项资金现有政策范围、资金规模内,按规定对广告产业项目给予支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强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为广告产业提供融资支持。助推银企高效对接,定期举办针对性、特色化的融资对接活动。(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委金融办)
(六)深化知识产权服务和标准化建设。鼓励广告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专精特新”认定,推动广告创意成果申请办理商标注册、版权登记、专利确权。加大对广告经营主体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供广告产业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支持广告企业参与广告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广告企业开展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提升广告产业标准化服务水平。(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七)加强公益广告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公益广告刊播宣传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文明新风。鼓励社会力量以资金、技术、智力成果、媒介资源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创作传播,建立多元化公益广告发展激励机制,推进政府购买公益广告服务,规范开展多层次公益广告活动,以“数字化+”创新公益广告作品和服务,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公益广告赛事品牌。鼓励公益广告学术交流和发展研究,探索开展我省公益广告创新研究。(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市场监管局、省广电局、省大数据局)
(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广告领域人才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推动“广告设计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鼓励从事广告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落实广告从业人员相关激励机制,建立广告产业人才储备库,鼓励广告经营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引进优秀广告人才,形成政府、高校、企业、协会等共同培养广告人才的联动效应。用好高校教育资源,推动建立广告研究院,注重产教融合,着力培养一批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的广告专业化复合型人才。(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九)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加强同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地合作,积极“走出去” “引进来”,加大广告企业招引力度,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园区互动、标准互认的区域广告产业协同发展模式,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全国性或区域性广告产业发展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和深化国际合作,提升拓展海外市场的服务能力。(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投资促进局)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进一步推进我省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门协同,建立市场监管、发改、财政、宣传、工信、科技、教育、住建、商务、文旅等部门参与的广告产业发展工作机制,统筹广告产业重大项目、重大问题的协调会商,科学谋划广告产业布局,争取广告设计、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直播营销等现代服务业支持政策。(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相关部门)
(二)强化责任落实。凝聚多方合力,消除部门数据壁垒、打通行业协作堵点,形成“一盘棋”推进格局,聚焦品牌提质增效需求,推动广告创意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转化为激发产业活力、赋能品牌升级的实际成效。(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相关部门)
(三)加强政策宣传。构建多部门协同联动的立体传播体系,统筹主流媒体资源,开设广告产业政策专题板块,实现“部门发声”与“行业接收”精准对接。定期组织多部门联合政策宣讲会,确保政策信号清晰传递,切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为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稳定预期。(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