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脂末的误导性言论,长期在媒体和网络上广泛传播,其基本观点是将植脂末与部分氢化植物油、与反式脂肪酸划等号,从而引发消费者对植脂末的不安与误解,甚至达到了谈“植” 色变的程度。这些片面甚至失实的观点,不仅让公众对食品科技产生错误认知,也阻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在食品加工中广泛使用的配料,植脂末究竟是什么?今天,我们从食品科学的角度解读植脂末,以帮助消费者全面、深入了解植脂末的真实面貌。
一、什么是植脂末?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植脂末》行业标准(QB/T 4791-2015)的定义,植脂末是一种以糖、糖浆、食用油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乳制品、乳化剂后经喷雾干燥工艺制成的用于饮料增白、改善口感的粉状或颗粒状制品。可见,植脂末本质上是一种粉末状食用油脂,其制造工艺类似于奶粉,所以又称奶精,目的是方便将水不溶的油脂均匀分散在水中,起到改善饮品外观和风味口感的作用。
二、植脂末的发展历史
植脂末起源于20世纪50至60年代,为解决动物性奶油价格昂贵及使用不便的问题,在食用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中加入糖浆,经乳化、均质、喷雾干燥成为粉末,不仅不需要冷藏就可长期保存,而且在改善食品(如,咖啡)感官品质和风味方面比奶油更好,故称为咖啡伴侣。自上市以来,植脂末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迅速风靡全球。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咖啡馆,植脂末都因其方便使用、良好风味和较低成本,深受消费者喜爱。
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食品配料,目前植脂末在食品中的应用包括鸡精、高汤粉等汤料;冷制食品,如冰淇淋粉;麦片、奶茶、椰子粉、核桃粉、豆奶粉等固体饮料;咖啡调味剂,即家喻户晓的咖啡伴侣。
三、取代部分氢化植物油已成植脂末产业的主流趋势
在制造植脂末时,油脂是一种主要原料,可以使用普通植物油,也可以使用部分氢化植物油,使用后者制得的植脂末具有奶油口感和奶香风味,非常适合于调制咖啡、奶茶。但部分氢化植物油可能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针对这一问题,食品行业努力改进生产工艺,成功地用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等代替部分氢化植物油。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年启动的“REPLACE”行动,要求2023年底在全球食品供应中全面停用部分氢化植物油。如今,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已经主动响应并做出工艺与配方调整,停止使用了部分氢化植物油。市场上,各类植脂末产品的包装上,“不含部分氢化植物油”的标识也越来越常见。
四、我国市场上植脂末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很低
由于越来越多的植脂末生产企业放弃了以部分氢化植物油作为原料,市面上植脂末产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很低,大部分产品标示0反式脂肪酸(即低于0.3克/100克)。同时,植脂末在食品(如咖啡、奶茶等)中的用量不多,消费者通过植脂末摄入的反式脂肪酸量很少,远不足以对健康造成危害。
2013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显示,全国总人群的反式脂肪酸平均膳食摄入量为0.39 g/d,相当于膳食摄入能量的0.16%(即反式脂肪酸平均供能比),北京、广州两城市全人群反式脂肪酸平均膳食摄入量和供能比分别为0.55g/d和0.30%,都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摄入限量(换算为成人每人每日摄入量约为2.2克);评估报告也显示,抽检的包含53款奶茶/奶精、47款速溶咖啡(含伴侣)、9款咖啡伴侣的115款固体饮料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均值为0.25 g/100g脂肪,对总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量的贡献不足2%。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已经相当低,植脂末中使用部分氢化植物油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五、奶茶虽好喝,但不能过量饮用,要注意避免因摄入过多而导致脂肪超标
近年来,奶茶发展迅速,在中国年轻一代中有广泛的市场。通常一杯500毫升中杯的普通现制奶茶,其脂肪含量约为15-20克,如加上奶油顶或奶盖后,整杯奶茶的脂肪含量将升高至20-25克。《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指出,一个标准成年人一天的总膳食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60克左右。这意味着,如果每天喝3至4杯普通现制奶茶,或者2至3杯含奶油顶、奶盖的奶茶,虽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远没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1%限量,但脂肪摄入量已经超过了膳食指南全天的推荐值,这还未包括膳食中其他食物所含的脂肪。因此,如果不加以节制,长期过量饮用奶茶,很可能会引发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影响身体的正常机能。
综上所述,植脂末并非“健康大敌”,不应与反式脂防酸和部分氢化植物油划等号。我们应依据科学事实、客观看待,既不盲目排斥,也不过度摄入,在享受其带来良好口感风味同时,遵循健康饮食原则,合理把控摄入量,以维护自身健康。
主要参考资料:
1. 工业和信息化部,《植脂末》行业标准(QB/T 4791-2015)
2.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2012年12月19日)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
作者:刘睿杰 中国营养学会油脂营养产业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日期:2025-01-16
2025年度新疆自治区专利实施项目拟立项名单公示 食品领域有这些
5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了2025年度自治区专利实施项目拟立项名单,其中,食品领域有11项,公示期为2025年5月26日至5月30日。……(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5-29917
2025年6月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6月全国进入初夏时节,水产养殖步入生产旺季。随着水产养殖动物摄食量增加,水体中残饵和代谢物逐渐增多,养殖环境易发生突变,病害发生率有所增加。在此阶段,抓好养殖生产管理,做好病害防控工作尤为关键。根据近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数据和今年天气情况,我们对6月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供参考。……(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5-29861
育成期蛋鸡豆粕可消化氨基酸评定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家禽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测定了育成期蛋鸡不同来源豆粕的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构建了预测方程,丰富了蛋鸡饲料原料可利用营养素数据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5-28424
干旱与养分添加的交互作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培肥与改良团队联合10个国家42家单位的科研人员探讨了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对干旱与养分添加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5-28840
芽囊原虫调节代谢健康的潜在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畜禽细菌性传染病风险预警与防控团队系统总结了肠道原虫芽囊原虫与宿主代谢健康的潜在机制,并提出整合多组学与实验模型的新型研究框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尖端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5-28306
食品领域海南省2025年民营企业研发投入20强、企业科技特派员、省属国有企业及驻琼央企联合资金等定向征集项目形式审查结果公示
近日,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5年民营企业研发投入20强、企业科技特派员、省属国有企业及驻琼央企联合资金等定向征集项目形式审查结果,涉及食品领域15项,其中,有14项通过审查,1项不通过。……(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5-27889
食品领域湖北省2025年条件保障类平台拟立项定向委托项目公示
5月27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5年条件保障类平台拟立项定向委托项目,其中,食品领域有8项。……(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5-27335
青海省虹鳟鱼高质高值化加工技术研究与体系构建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为支撑青海高原冷水鱼加工产业发展需求,构建虹鳟鱼高质高值化加工技术体系,青海省科技厅通过实施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虹鳟鱼高质高值化加工技术研究与体系构建”,提高了青海省虹鳟鱼产品加工水平,扩展了虹鳟鱼深加工产品多样性。经验收专家组鉴定结果表明,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5-27387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在重庆奉节举办
5月21日,全国农技中心在重庆奉节举办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重点围绕“三棵菜”药物残留治理、蔬菜连作病害和果蔬实蝇类害虫害螨综合防控技术开展培训教学。……(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5-27946
小麦茎基腐病科学用药防控技术培训班在河北邢台举办
5月22日,根据《农技员进村包户联主体单产提升农技行实施方案》有关安排,全国农技中心在河北省邢台市举办了小麦茎基腐病科学用药防控技术培训班,组织观摩新型杀菌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田间防控效果,交流培训小麦茎基腐病关键用药技术,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5-27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