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价格走势
现货空档期或引发市场震动
目前,秘鲁北部派塔地区鱿鱼价格暂无明确新报价,而上周报价为4000–4500索尔/吨(折合人民币约8080–9090元/吨,按6月27日汇率2.02计算)。若未来几日船只不能及时回港,市场可能因供应紧张出现阶段性上涨。
与此相呼应的是,国内远洋鱿鱼市场价格出现明显分化:
产品名称 | 上周价格(元/吨) | 本周价格(元/吨) | 涨跌幅 |
大头 | 25500–26000 | 25000–25500 | ↓约500 |
中条 | 16000–16500 | 16500–17000 | ↑约500 |
小条 | 17000–17500 | 17500–18000 | ↑约500 |
特小条 | 18500–19000 | 19500–20000 | ↑约1000 |
其他品类 | 基本持平 | 持平 | — |
从市场表现来看,大头、尾巴等三大件订单趋冷,而中小规格原条产品需求旺盛,支撑其价格全面上扬。特小条更是大涨千元,显示部分买家已提前预期后市资源收紧。
鱿鱼冻制品与熟制品价格稳定
石岛与龙口地区的鱿鱼冻制品与熟制品价格继续保持稳定,未出现价格波动:
· 阿鱿串、耳条、秘鲁鱿鱼花等主力冻品价格无变动
· 熟制产品如尾丝、白丝、烤丝等均维持上周水平
这表明终端加工与消费环节仍处于观望状态,价格涨跌尚未向下游传导。
巨型鱿鱼“入侵”沿岸
引发生态与渔民双重担忧
据多地渔业公会报告,太平洋巨型鱿鱼(Dosidicus gigas)近期大量出现在普库萨纳、蓬塔内格拉、安孔等沿岸港口海域,一度令手工渔民收获颇丰。然而,这种掠食性物种的密集活动也带来生态隐忧——银汉鱼、斑鳍鲳等小型经济鱼类资源或被大量吞噬,对沿岸小规模渔业构成长期威胁。
普库萨纳渔业公会领袖警告称:“虽然短期有收益,但一旦近岸种群消失,经济后果将十分严重。”
秘鲁海洋研究院(IMARPE)已启动专项调查,初步猜测此次异常可能与厄尔尼诺现象、表层水温升高或洋流异常有关。
随着捕捞禁令临近执行、渔船尚未集中回港、远洋订单出现结构性分化,秘鲁及中国市场的鱿鱼供需正进入一个微妙的博弈阶段。尤其在近岸生态波动与原料不确定的双重压力下,未来几周鱿鱼价格波动幅度可能进一步扩大,行业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加工厂开工节奏及港口卸货动态。
日期: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