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湖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餐饮工作的关心,您的建议非常中肯,既体现了对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尊重,也指出了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认真消化吸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省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餐饮行业公示产品制作食材成分的监管工作,近年来,联合教育部门、外卖平台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督促餐饮服务经营主体落实责任,积极主动公示产品制作食材成分。
(一)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积极探索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新路径,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健全智慧化监管体系,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方便消费者查看菜品制作过程。一是搭建省级平台。依托“鄂食安”平台,打造“省—市—县—所”四级联动的“阳光智厨”系统,学校食堂、集中用餐单位及社会餐饮企业后厨监控视频均可接入,并融合主体登记、信用评级、日常监管等数据,形成“一屏总览”的全景画像。目前,已接入餐饮服务经营主体1.5万家。二是完善制度机制。出台《明厨亮灶建设技术指南》地方标准,指导餐饮服务经营者正确布局安装,通过图像展示后厨食材贮存、加工等食品安全信息,强化自律经营。三是推进信息公示。督促指导美团、饿了么平台上线明厨亮灶“透明餐厅”专区,加强外卖门店的“透明化展示”,便于消费者掌握更多店铺信息,辅助消费者下单判断。
(二)引导餐饮行业原料公示。鼓励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主动公示原料、加工制作方式等信息,提高餐饮服务的透明度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一是开展公示试点。印发《省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关于开展餐饮业公示原料和加工制作方式等试点工作的通知》,在“放心餐饮”智慧街区、“放心外卖”样板店、社会餐饮“样板厨房”、大型餐饮企业等推进公示工作,要求每个市(州)至少选取30家餐饮单位公示原料和加工制作方式。同时开展社会餐饮监管创新项目“揭榜挂帅”试点,在7个县区试点推进餐饮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公示。二是加强平台监管。印发《湖北省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实施方案》,组织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对外卖经营者在平台公示信息真实性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食品经营许可、经营场景照片、菜品名称和主要原料公示情况等,目前已检查3.8万家,发现22家未公示主要原料名称,均责令整改。
(三)创新食材成分公示方式。探索采用多种形式向消费者公示产品制作食材成分,提高公示效果和便利性。一是推广监督码。依托“湖北省市场监管法人服务平台”小程序功能,开发“放心餐饮社会监督码”,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通过监督码上传主要食材及加工制作方法、从业人员健康、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等信息,向社会进行公示。消费者通过扫码一键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餐饮服务经营者进行监督。二是推动连锁企业公示。组织开展连锁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督促连锁餐饮企业公示食材和食品添加剂使用信息。今年6月,湖北日报记者走访了至少5家大型连锁奶茶店,店方均已将配料成分放置在公众号中,供消费者查询。
二、存在的问题
主要执法依据和处罚措施不足。除《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有公示菜品名称和原料的要求外,《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仅是倡导餐饮服务提供者公开加工过程,公示食品原料及其来源等信息,没有约束性要求和行政处罚措施,执法依据不充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公示产品制作食材成分既能让消费者清楚食品由哪些食材组成,避免产生过敏或不符合个人饮食需求的情况,也体现了餐饮企业对自身产品质量的责任。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强化网络餐饮食材成分公示情况的监管,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引导大型餐饮、连锁餐饮、集中用餐单位等逐步开展主要食材成分公示。
一是加强监管执法。结合日常监管、专项检查、随机抽查、非现场监管等,对网络餐饮食材成分网上公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核实企业公示的食材成分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对未按要求进行公示或公示内容虚假的经营主体,依法责令整改、立案查处等。
二是倡导后厨公开。联合连锁餐饮总部、外卖平台等持续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网络订餐“后厨直播”工作,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应用开放式、透明式、视频式等展示方式,主动公开加工制作过程,展示食材原料组成。
三是注重规范引领。指导食品安全协会、餐饮行业协会等发挥自律作用,通过公开倡议等方式,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公示产品制作食材成分。采取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提高诚信自律意识,主动开展食材成分公示,共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