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罗非鱼产业正处于温和增长与市场格局转变的关键阶段。根据荷兰合作银行的最新数据,2024年全球罗非鱼总产量预计约700万吨,亚洲仍牢牢掌握主导权。
亚洲主导全球供应链,印尼成最大“黑马”
数据显示,亚洲以超过470万吨的年产量,占据全球罗非鱼总产量的67%以上,继续主导全球市场。非洲以约120万吨的年产量位列第二,占比18%;美洲则以约80万吨的产量占据11%的份额,其余地区合计贡献近30万吨。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国与养殖中心,依旧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印尼的迅猛增长引发高度关注,其正逐步缩小与中国之间的差距,成为中国在亚洲乃至全球市场上最具潜力的竞争对手。埃及则以稳定的年产量稳居全球前三,表现持续强劲。
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美欧仍为主力,新兴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
在消费层面,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罗非鱼消费国,对价格适中的冷冻鱼片保持强劲需求。其主要进口来源包括中国、印尼和巴西。
欧盟市场则紧随其后,虽然规模略小,但因进口标准严格,对产品品质与可持续认证(如ASC和全球GAP)有更高要求。印尼与越南因其高品质加工能力,成为该高端市场的主要供应国。
与此同时,中东、韩国与日本等新兴市场也在不断扩大进口量,这些市场对于产品种类的要求更加多样,不再局限于传统冷冻鱼片,预示着全球罗非鱼出口正在向产品多元化方向转型。
展望:温和增长将持续,结构性竞争愈加激烈
2010年至2022年,全球罗非鱼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5%;预计2023至2025年之间,增长率将在4-6%之间稳步推进。尽管增长趋于温和,但随着印尼等国快速崛起,全球市场竞争格局正悄然改变。
未来,中国如何守住现有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将成为决定其在全球罗非鱼市场能否持续领跑的关键。而印尼、越南等国的加速追赶,也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标准、更广市场迈进。
日期: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