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领域2024年度福建省科技奖形式审查合格项目目录
序号 | 奖励类别 | 项目名称 | 候选人 | 候选单位 | 提名单位 |
42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淮山种质资源收集筛选、高效栽培、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产品创制 | 1.郑宗平; 2.陈阳; 3.郭凤仙; 4.马丽娜; 5.苏俊基; 6.李金贵; 7.李福龙; 8.李春辉; 9.杜丽拉 | 1.德化县泰生元农业综合开发公司; 2.泉州师范学院;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4.德化县英山珍贵淮山农民合作社; 5.泉州市芹峰淮山食品有限公司; 6.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 | 泉州市科学技术局 |
46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乌龙茶加工机械与设备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 | 1.陈加友; 2.陈智杰; 3.颜国霖; 4.郭光候; 5.陈文才; 6.陈英勇; 7.王日鑫; 8.刘小城; 9.陈加庆; 10.郑思凡 | 1.黎明职业大学; 2.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集美大学; 4.安溪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 泉州市科学技术局 |
146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乌龙茶种质适制性评价体系与数智化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 | 1.叶江华; 2.王海斌; 3.贾小丽; 4.郭波; 5.林荣溪; 6.张奇; 7.林文雄; 8.刘国英; 9.王飞权; 10.阮承治 | 1.武夷学院; 2.龙岩学院; 3.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 4.福建农林大学; 5.福建省武夷山瑞泉茶业有限公司; 6.武夷山香江茶业有限公司 | 南平市科学技术局 |
153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武夷岩茶种植加工全周期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 1.郭磊; 2.焦金涛; 3.余文森; 4.张见明; 5.阮承治; 6.杨昇; 7.郭波; 8.翁鲲鹏; 9.林丽惠; 10.李绍滋 | 1.武夷学院; 2.富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厦门大学; 4.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 5.武夷山市岩上茶业有限公司 | 南平市科学技术局 |
156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福建葡萄种质资源引进、挖掘及产业升级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 | 1.赖呈纯; 2.赖恭梯; 3.谢婷婷; 4.范丽华; 5.车建美; 6.黄贤贵; 7.李以训; 8.张富民; 9.黄 晓 霞; 10.谢鸿根 | 1.福安市乡村振兴工作服务中心;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 宁德市科学技术局 |
157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高花青素优质高产紫甘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 1.潘祥华; 2.林丛发; 3.卓敏; 4.罗维禄; 5.蒋元斌; 6.魏如翰; 7.郭慧慧; 8.谢星; 9.尤云桂 | 1.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宁德市科学技术局 |
160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白茶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集成及产业化应用 | 1.阙玉林; 2.陈林; 3.王传意; 4.林喜盈; 5.叶传财; 6.陈静; 7.项丽慧; 8.林有希; 9.吴传惠 | 1.福鼎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3.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4.福鼎市鼎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5.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6.福建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 7.福建顺茗道茶业有限公司 | 宁德市科学技术局 |
191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海藻多糖高质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1.郑明静; 2.陈熠; 3.倪辉; 4.张龙涛; 5.赵丽丽; 6.洪涛; 7.陈艳红; 8.张秋俊; 9.朱艳冰; 10.姜泽东 | 1.集美大学; 2.福建农林大学; 3.绿新(福建)食品有限公司; 4.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 5.福建省绿麒食品胶体有限公司 | 福建省教育厅 |
194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特色农产品活性物质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的创新与产业化 | 1.林少玲; 2.胡嘉淼; 3.林小晖; 4.骆贤亮; 5.蔡鹏; 6.林枝东; 7.冯凤琴; 8.李必金; 9.郑志军; 10.曾绍校 | 1.福建农林大学; 2.福建康之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3.福建盼盼饮料有限公司; 4.金唐(福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5.广州金磅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6.浙江大学; 7.中铱生物科技(厦门)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省教育厅 |
195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特色苦瓜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1.钟凤林; 2.李洪龙; 3.黄伟群; 4.郑井元; 5.庄旭东; 6.林志强; 7.徐水勇; 8.黄则栋; 9.林珊珊; 10.庞杰 | 1.福建农林大学; 2.福建田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3.福建省种子总站; 4.惠安盛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6.福建省农业机械推广总站; 7.厦门育禄昌种苗有限公司 | 福建省教育厅 |
209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新型植物基脂肪替代物研制及在鱼糜制品减脂关键技术中的应用 | 1.项雷文; 2.陈文韬; 3.王海林; 4.王良玉; 5.陈惠敏; 6.胡正红; 7.徐道煌; 8.王志辉 | 1.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2.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 3.福建御冠食品有限公司 | 福建省教育厅 |
228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农产品有害物质快速高特异高灵敏检测技术与仪器开发 | 1.汪世华; 2.庄振宏; 3.黄建立; 4.吴晓苹; 5.付凤富; 6.黄加栋; 7.凌素美; 8.林晓丽; 9.洪金田; 10.陈凌锋 | 1.福建农林大学; 2.福建省粮油质量监测所; 3.福州大学; 4.济南大学; 5.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6.厦门芯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福建省教育厅 |
233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烤鳗全产业链质量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 | 1.李小晶; 2.王家恩; 3.付才力; 4.杨方; 5.林永辉; 6.张芳; 7.翁齐彪; 8.陈旻实; 9.张颖贞; 10.郑洁 | 1.福州大学; 2.长乐聚泉食品有限公司; 3.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 4.福州海关技术中心; 5.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6.清源创新实验室 | 福建省教育厅 |
241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乌龙茶提质增值加工及数字化管控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 1.陈全胜; 2.许勇泉; 3.欧阳琴; 4.焦天慧; 5.饶建平; 6.林荣溪; 7.黄春池; 8.王井井; 9.林金俗; 10.肖美娟 | 1.集美大学; 2.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 3.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4.江苏大学; 5.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6.驰春机械(厦门)有限公司; 7.南京融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福建省教育厅 |
243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鳗鲡环保型抗病促长饲料添加剂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 1.黎中宝; 2.翟少伟; 3.张蕉南; 4.姜秋岑; 5.陈加成; 6.赖晓健; 7.胡兵 | 1.集美大学; 2.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厦门市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福建省教育厅 |
247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藻类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1.赵超; 2.陈继承; 3.曾峰; 4.梁鹏; 5.刘斌; 6.启航; 7.黄莹; 8.谢金鉴; 9.陈滢增; 10.邱碧香 | 1.福建农林大学; 2.福建省神六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3.福建省天源水产集团有限公司; 4.大连工业大学; 5.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 6.厦门一三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7.福建省连江县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 8.泉州昌源渔业有限公司 | 福建省教育厅 |
251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坛紫菜多性状复合良种选育体系构建及新品种示范推广 | 1.谢潮添; 2.王文磊; 3.徐燕; 4.陈燕婷; 5.纪德华; 6.陈昌生; 7.刘燕飞; 8.郭开国; 9.高丽明; 10.冯德灼 | 1.集美大学; 2.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3.福州闽之海水产苗种有限公司; 4.福建省平潭县水产良种实验有限公司; 5.福建省霞浦金顺丰水产良种有限公司 | 福建省教育厅 |
260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柑橘生产智慧化管理与智能化加工关键技术装备创制及应用 | 1.叶大鹏; 2.何勇; 3.朱雪松; 4.翁海勇; 5.秦新磊; 6.刘鸿飞; 7.马俊; 8.黄镇雄; 9.徐冬云; 10.张志会 | 1.福建农林大学; 2.浙江大学; 3.奥谱天成(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4.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 6.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茗宝(江门市新会区)食品有限公司; 8.思拓睿(厦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福建省教育厅 |
262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食源性蛋白基功能配料绿色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1.蔡茜茜; 2.汪少芸; 3.张露; 4.陈旭; 5.张恒; 6.张大虎; 7.吴其明; 8.蒋荣龙; 9.田永奇; 10.袁毅 | 1.福州大学; 2.江西师范大学; 3.福建省亚明食品有限公司; 4.安徽国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山东大树达孚特膳食品有限公司; 6.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教育厅 |
264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蜜柚化肥减量与提质增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 1.吴良泉; 2.郭九信; 3.张福锁; 4.武良; 5.叶德练; 6.廖红; 7.郑朝元; 8.杨文浩; 9.苏达; 10.李延 | 1.福建农林大学; 2.中国农业大学; 3.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漳州联南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福建省致青生态环保有限公司 | 福建省教育厅 |
273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食用菌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应用 | 1.魏萱; 2.陈长卿; 3.冯旭萍; 4.赵艳茹; 5.邱君志; 6.郑涛; 7.蔡惠军; 8.颜卫兵; 9.汪星一 | 1.福建农林大学; 2.浙江大学; 3.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漳州市兴宝机械有限公司; 6.浙江宏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7.闽江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274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绿色优质生态茶园建设模式技术集成及示范 | 1.廖红; 2.许锐能; 3.周艳; 4.高峰; 5.何世安; 6.范德兴; 7.林杰; 8.吴良泉 | 1.福建农林大学; 2.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科研监测中心; 3.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 4.福莲(武夷山)茶业有限公司; 5.武夷山市木坜生态茶园专业合作社; 6.福建省致青生态环保有限公司 | 福建省教育厅 |
282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功能性食品乳液的绿色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1.滕慧; 2.陈雷; 3.艾超; 4.黄群; 5.张伟; 6.柳俊超; 7.余劼 | 1.福建农林大学; 2.广东海洋大学; 3.湛江燕塘乳业有限公司; 4.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 5.福建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教育厅 |
286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仿生技术研究及其在食品药品安全及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 | 1.李顺兴; 2.郑凤英; 3.林路秀; 4.刘凤娇 | 1.闽南师范大学 | 福建省教育厅 |
287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蜂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 1.苏松坤; 2.李志国; 3.聂红毅; 4.林焱; 5.徐国钧; 6.史培颖; 7.吴珍红; 8.吴大平; 9.王前; 10.王淇 | 1.福建农林大学; 2.福建省神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3.福建新之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4.浙江江山健康蜂业有限公司; 5.浙江三庸蜂业科技有限公司 | 福建省教育厅 |
338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水产品典型危害因子高效精准识别技术创新与应用 | 1.钱卓真; 2.陈晓梅; 3.彭婕; 4.汤水粉; 5.陈艺芬; 6.罗方方; 7.位绍红 | 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2.集美大学;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4.福建嘉荣食品有限公司 |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
339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对虾、鳗鲡、大黄鱼等主要病害防控技术建立及应用 | 1.李水根; 2.林楠; 3.罗土炎; 4.李苗苗; 5.王巧煌; 6.廖碧钗; 7.王凡; 8.刘洋; 9.常彦磊; 10.李柏光 | 1.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2.广州双螺旋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4.龙海市顺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5.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6.福建师范大学 |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
340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经济头足类高质化开发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 | 1.刘淑集; 2.陈小娥; 3.刘智禹; 4.许旻; 5.潘南; 6.苏永昌; 7.乔琨; 8.廖登远; 9.蔡水淋; 10.陈晓婷 | 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2.浙江海洋大学; 3.福建罗屿岛食品有限公司 |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
344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机收低留桩再生稻高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 | 1.陈鸿飞; 2.邵彩虹; 3.苏凯; 4.林文雄; 5.李忠; 6.张志兴; 7.陈春花; 8.方长旬; 9.王宏航; 10.熊丽 | 1.福建农林大学; 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
346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重大病害双孢蘑菇湿泡病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 1.杜宜新; 2.石妞妞; 3.陈福如; 4.杨峻; 5.温志强; 6.袁滨; 7.卢政辉; 8.张楠; 9.吴顺章; 10.季红进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 3.福建农林大学; 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5.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6.安道麦辉丰(江苏)有限公司; 7.福建金明食品有限公司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47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福清山羊新品系选育及高效养殖技术集成创新应用 | 1.刘远; 2.吴贤锋; 3.李文杨; 4.沈华伟; 5.林云琴; 6.张晓佩; 7.黄勤楼; 8.徐倩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2.福建省畜牧总站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48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耐储藏抗病优质香稻福香占的选育与应用 | 1.张建福; 2.吴方喜; 3.谢华安; 4.王颖姮; 5.陈双龙; 6.蔡秋华; 7.魏毅东; 8.詹生威; 9.黄康德; 10.解振兴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福建省种子总站; 3.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49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优质鲜食橄榄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提升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 1.赖瑞联; 2.肖维强; 3.吴如健; 4.赖多; 5.沈朝贵; 6.韦晓霞; 7.陈瑾; 8.刘春莹; 9.郑丽; 10.庄庆礼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3.闽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闽清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闽清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50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鲜食玉米叶斑病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1.杨秀娟; 2.代玉立; 3.滕振勇; 4.甘林; 5.阮宏椿; 6.石妞妞; 7.鱼海跃; 8.游元旺; 9.杜宜新; 10.陈福如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福建省种子总站; 3.福建省圆旺元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4.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5.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51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优良甜玉米自交系闽甜系AS67和闽甜系688的创制与应用 | 1.廖长见; 2.张扬; 3.林建新; 4.林海建; 5.郑秀琴; 6.詹鹏麟; 7.张志明; 8.陈其俊; 9.许静; 10.卢和顶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福建省种子总站; 3.四川农业大学; 4.山东农业大学; 5.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52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福建特色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 1.李怡彬; 2.吴俐; 3.肖志勇; 4.赖谱富; 5.汤葆莎; 6.肖正; 7.宋江峰; 8.陈君琛; 9.陈宗忠; 10.刘文聚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福建拓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福建长绿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 4.福建创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5.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6.福建省邵武市绿农食用菌有限公司; 7.福建农林大学; 8.福建省瑞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53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南方原生葡萄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 1.李维新; 2.任香芸; 3.梁璋成; 4.林晓姿; 5.徐昌毅; 6.何志刚; 7.鞠延仑; 8.苏昊; 9.房玉林; 10.张会宁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福建省春秋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福建蓝家渡酒庄有限公司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56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茶园退化土壤复合改良剂创制与产业化应用 | 1.李艳春; 2.叶菁; 3.刘岑薇; 4.郭小红; 5.黄艳; 6.林怡; 7.翟修彩; 8.王义祥; 9.翁伯琦; 10.李兆伟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2.福建三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57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优异野特菜资源挖掘与创新应用 | 1.张少平; 2.赖正锋; 3.练冬梅; 4.张帅; 5.洪建基; 6.姚运法; 7.鞠玉栋; 8.林碧珍; 9.李洲; 10.张明辉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58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彩色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 1.许国春; 2.罗文彬; 3.李华伟; 4.许泳清; 5.纪荣昌; 6.林珊珊; 7.张川; 8.汤浩; 9.李国良; 10.林赵淼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福建闽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59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绿肥驱动粮茶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 1.曹卫东; 2.应朝阳; 3.何春梅; 4.王飞; 5.詹杰; 6.刘彩玲; 7.吴凌云; 8.李春燕; 9.王珂; 10.常单娜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福建省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总站; 4.福建满堂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60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早熟葡萄品种选育及促早提质关键技术创新应用 | 1.雷龑; 2.陈婷; 3.奚晓军; 4.刘鑫铭; 5.江映锦; 6.陈清西; 7.查倩; 8.徐海英; 9.方旭; 10.江莉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3.福安市乡村振兴工作服务中心; 4.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5.福建农林大学; 6.南平市建阳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61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非粮饲料资源挖掘及青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1.陈鑫珠; 2.田静; 3.高承芳; 4.林平冬; 5.黄秀声; 6.王翀; 7.张建国; 8.庄益芬; 9.岳稳; 10.黄勤楼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2.华南农业大学;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4.浙江农林大学; 5.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62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优质大果白肉枇杷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 1.蒋际谋; 2.邓朝军; 3.郑少泉; 4.陈俊伟; 5.徐昌杰; 6.许奇志; 7.苏文炳; 8.陈秀萍; 9.朱长青; 10.许家辉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3.浙江大学; 4.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5.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深圳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63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番鸭小鹅瘟病原发现及诊断制品创制与应用 | 1.陈少莺; 2.朱小丽; 3.林甦; 4.王劭; 5.陈仕龙; 6.宫晓; 7.程晓霞; 8.林锋强; 9.黄梅清; 10.王燕玲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2.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364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山药良种选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1.刘保财; 2.张武君; 3.黄瑞平; 4.赵云青; 5.陈菁瑛; 6.黄颖桢; 7.陈天佑; 8.苏海兰; 9.何坤华; 10.吴菊萍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 3.漳州何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4.福建和平古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5.龙岩市一零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404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特色高值食用农产品真实属性多元表征和溯源关键技术及应用 | 1.徐敦明; 2.沈桂平; 3.吴浩; 4.郑文杰; 5.黄蓬英; 6.刘芸; 7.冯江华; 8.赵良娟; 9.靳保辉; 10.丁涛 | 1.厦门海关技术中心; 2.厦门大学; 3.天津师范大学; 4.南京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5.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6.厦门元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海关 |
409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疫苗的创制与应用 | 1.李晓华; 2.林标声; 3.卞志标; 4.江兴华; 5.张昆丽; 6.涂玉蓉; 7.郑新添; 8.高鹏程; 9.李艳; 10.臧传佼 | 1.龙岩学院;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 3.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4.兆丰华生物科技(福州)有限公司; 5.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龙岩市科学技术局 |
413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家禽重要细菌病防控关键技术创新集成与应用 | 1.韩先干; 2.龚建森; 3.尹会方; 4.张金秋; 5.黄翠琴; 6.刘元元; 7.蒋蔚; 8.苗晋锋; 9.杨纪超; 10.郑新添 | 1.龙岩学院; 2.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3.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4.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5.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6.南京农业大学 | 龙岩市科学技术局 |
464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面向食品与生物样品中硫化氢快速检测新技术的构建与应用 | 1.林振宇; 2.罗芳; 3.刘建军; 4.陈仲辉; 5.徐佳; 6.邱彬; 7.林翠英; 8.王建; 9.林悦 | 1.福州大学; 2.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3.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 陈国南、王利新 |
序号 | 奖励类别 | 项目名称 | 候选人 | 候选单位 | 提名单位 |
23 | 自然科学奖 | 菠萝基因组学研究 | 1.陈立余; 2.明瑞光; 3.秦源; 4.唐海宝; 5.张积森 | 1.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省教育厅 |
26 | 自然科学奖 | 水稻与稻瘟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研究 | 1.何华勤; 2.马世伟; 3.刘伟; 4.林授锴; 5.艾育芳 | 1.福建农林大学; 2.莆田学院 | 福建省教育厅 |
27 | 自然科学奖 | 营养和激素信号协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适应 | 1.熊延; 2.徐通达; 3.刘岩林 | 1.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省教育厅 |
46 | 自然科学奖 | 中国南方稻田氨氧化活性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 | 1.杨小茹; 2.朱永官; 3.李虎; 4.苏建强; 5.周国伟 | 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安徽大学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原文链接:http://kjjl.kjt.fujian.gov.cn/showfilepage.do?ID=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