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网

促健康 赋新能 助力奶业稳中行——奶牛保健新技术研讨会在厦门成功举办

   2025-07-21 中国奶业协会微信号552
核心提示:2025年7月13日下午,奶牛保健新技术研讨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奶业协会卫生保健专委会、家畜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主办,支持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论坛以“促健康 赋新能 助力奶业稳中行”为主题,交流研讨奶牛保健新技术、新成果。……(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年7月13日下午,奶牛保健新技术研讨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奶业协会卫生保健专委会、家畜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主办,支持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论坛以“促健康 赋新能 助力奶业稳中行”为主题,交流研讨奶牛保健新技术、新成果。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莅临本次论坛并致辞。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奶业协会卫生保健专委会主任李秀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农业农村部反刍动物重大疫病防控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增岐,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刚,利拉伐中国牧场咨询服务团队经理刘书广,中国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博士、高级兽医师马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李永清等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并作专题报告。
 
  会议由北京市畜牧总站副站长、家畜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首席路永强主持。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在致辞中指出,奶牛卫生保健至关重要,强化奶牛卫生保健既是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人类健康的关键举措。刘亚清秘书长对卫生保健专委会在推进现代疫病防控体系和产业服务与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为行业管理和产业运营提供理论与行动指导;二是 强化科技创新和数智赋能,助力构建现代奶牛疫病防控体系;三是深化疫病监管和净化行动,筑牢生物安全屏障,建立动态监测与长效维持机制,将健康管理成效转化为提升乳品品质与增强消费者信任的有力支撑。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奶业协会卫生保健专委会主任李秀波作了题为“奶牛乳房炎精准防治新兽药创制与新技术展望”的报告,报告中分析了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分布特征及流行特性,揭示菌体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奶牛乳房炎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针对挤奶-干乳-泌乳各环节创制全系列精准高效新兽药,并详细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成效,为奶牛乳房炎精准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农业农村部反刍动物重大疫病防控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增岐作了题为“北方牧场细菌分布特征与精准消毒效果评价”的报告。报告从牧场实际需求出发,在我国北方新疆、宁夏、甘肃、陕西、内蒙古、山东、河北等 7个省区的 17个大型奶牛场采集样品1897份,分离鉴定细菌3008株,分析了不同省区、不同牧场的菌群分布与耐药性特征,通过评估消毒效果,为牧场制定精准消毒方案。
 
  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刚作了题为“规模化牧场乳房炎防治新实践”的报告。报告内容从垫料管理、奶厅管理、治疗管理及决策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分析了不同有机垫料生产工艺情况下的微生物菌群变化,明确了有机垫料的生产工艺,在决策层面,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从管理及经济学角度系统阐述了科学决策对牧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利拉伐中国牧场咨询服务团队经理刘书广作了题为“2025夏季牧场巡访——乳房炎防控现状总结和对策”的报告。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自去年开始举办的夏季乳房炎巡访活动,在巡访过的几十个牧场里发现了很好的转变,乳房炎发病率逐步降低,奶牛乳房健康越来越好,但走访过程中也发现了乳房炎高发牧场共性的问题,如奶厅和牛舍卫生差导致环境性乳房炎发病率增加等。因此,牧场提升管理能力是减少乳房炎发生的关键。
 
  中国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博士、高级兽医师马翀作了题为“牧场数据对牛群健康管理的意义”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从个体到群体——牧场数据对牛群健康管理的意义,按时间顺序,牧场数据可分为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按数据整合情况,可分为个体数据和群体数据。在生产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数据,确定牛群的生产、繁殖、健康等状况,相应指标可反应牧场关键管理模块的历史状况和现状。针对牛群健康,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结果,确定相关指标的基线值、目标以及可接受范围,并通过系统地分析,找出影响牛群健康的瓶颈问题,指导牧场解决生产问题,以达到改善牛群健康、确保牛奶质量和提升牧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李永清作了题为“牛巴氏杆菌病流行新特点及其诊疗技术”的报告,报告中指出牛巴氏杆菌病严重危害着全球的奶牛养殖业。该病一直在我国广泛流行,但近十几年来的流行特点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B型转变为A型,甚至出现了D、E和F型,而且许多分离株表现多重耐药,如A型主要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而F型则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此临床上一定要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在防治过程中做到合理用药,切勿以药代诊,滥用抗生素。同时,做好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护,避免因奶牛应激而加重感染和病情。
 
  本次研讨会聚焦奶牛保健技术领域的前沿动态,深入探讨了奶业健康发展的创新路径,包括智能化健康监测、疫病防控新策略等,为与会人员呈现了一场紧贴产业痛点、富含实践价值的知识盛宴,赢得了广大奶业同仁的高度赞誉。作为行业交流的重要平台,奶牛保健新技术论坛持续推动着理念互通、技术共享与协同进步,凝聚行业智慧,共同为我国奶业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日期:2025-07-21
 
地区: 福建 厦门市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