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遇国庆,亲友欢聚离不开美食,但饮食稍不留意便可能暗藏风险。这份饮食安全核心要点从选购、制备到摄入、贮存,帮您守住健康,吃得安心。
一
食物选购:从源头防风险
优选渠道:建议到正规商超、农贸市场采购,不买、不加工、不食用来源不明的食物,不采食不认识的野生菌类、野菜和野果;选购食品需选资质合格商家,拒绝来源不明的宣传“完美”的食品。
多看信息: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不选“三无”(无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厂名、厂址)食品;购买散装食品要谨慎,应选择证照齐全、诚信规范的商店,不在无证照摊贩处购买,不要食用过保质期的食品。
按需购买:食材按需少量买,蔬果、动物性肉类优先选新鲜的,特别是虾蟹等鲜、冻水产品,可通过观察色泽、气味及触感判断是否变质。
二
食物制备:操作谨守规范
注意清洁:勤洗手,做饭的过程中上厕所或接触了生肉、海鲜等,都要洗手;餐具厨具用流动安全的水冲洗,定期消毒;食材加工前要仔细清洗,去除泥土、农药残留;保持厨房整洁卫生,防止虫鼠接触食物。
生熟分开:加工食材时,生肉、海鲜要与熟食分开处理,用专门的器具;储存时,避免生熟食物接触,防止交叉污染。
烧熟煮透:烹调时确保食物熟透,通过正确方法和适宜温度杀灭有害微生物,中心温度必须达到70℃以上并保持1分钟以上;煮熟的食物冷却后再次食用,需彻底加热。
三
食物摄入:讲平衡防过量
多样选择:每天吃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分配到三餐。餐餐有新鲜蔬菜,天天吃新鲜水果,搭配不同颜色和品种;适当增加奶、豆制品摄入。
粗细搭配:主食应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和薯类,不能只吃精制米面,保证营养均衡。
肉类优选:优化动物性食物结构,优选水产品、禽肉和蛋类,提升饮食品质。
四
剩菜与贮存:勤处理要科学
剩菜处理:餐后剩余肉类用干净器皿装盛,加盖冷藏并尽快食用;剩米饭及时入冰箱;熟制的叶菜类不宜储存,最好一次吃完,瓜类、根茎类蔬菜可加热后再食用。所有剩菜需在短时间内吃完,确保安全卫生。
食材贮存:蔬果、肉类、菌类等食材买后尽快放冰箱或阴凉通风处,避免放置在高温、潮湿环境;注意食材保质期,及时食用。熟食室温存放不超过2小时,吃不完要及时冷藏;冰箱内食材也不宜久存,每周定期清理,保持内部清洁。
五
外出就餐:选择和品味并重
选正规餐馆:优先选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条件好、信誉高的餐馆,避开无证照路边摊和卫生差的店家。
适量点餐:按需点餐,避免暴饮暴食或浪费,三餐规律,每餐吃七八分饱,减轻胃肠负担。
清淡饮食:控制高油、高盐、高糖食物摄入量,学会看食品标签,选少油盐糖的食品,增加蔬果、奶和豆制品比例,减少加工类肉制品和油炸食品。
公筷公勺:聚餐时应主动使用公筷公勺。
最后,愿大家双节尽享月饼香甜、虾蟹鲜美与团圆惬意。节日饮食无需过度克制,只要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合理搭配膳食,吃动平衡和生活规律,就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留守住健康,度过舒心圆满的假期!
日期:2025-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