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GB31637 - 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淀粉》新版标准删除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终端产品检测要求,但湿米粉生产厂家仍需保持对产品质量的高度关注,合理安排产品检测计划。除了对新增的氢氰酸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外,继续监测产品的其他微生物指标(如霉菌、酵母菌等)以及理化指标(如水分、酸度等),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与监管要求,及时调整产品策略。若因标准变化导致产品配方、工艺调整,需提前做好市场沟通与产品宣传工作,向消费者、经销商解释产品变化的原因与目的,避免因标准调整引发市场误解与产品滞销风险。

生产厂家应积极主动地应对标准变化,从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人员培训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升级与优化,将标准要求转化为企业内部的质量管控动力
米粉新标准变化:GB 31637-2025取消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重点管控霉菌/酵母,因其更易在高湿环境下繁殖
湿米粉:需额外防控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米酵菌酸),其毒素限量按GB5009.189-2023控制(非直接微生物指标,但属生物毒素)
湿米粉浸米、冷却环节、包装车间均为微生物污染控制关键点;
某福建米粉厂数据显示
浸米温度>25℃时,菌落总数3h内增长100倍
冷却车间霉菌孢子污染率高达62%,未消毒传送带菌落数高
蒸熟后的米粉温度极高,需在冷却段快速降温至室温。若冷却间环境不洁,空气中的霉菌、酵母菌及环境中的椰毒假单胞菌会沉降在温暖的米粉表面,在富含营养和水分的条件下快速繁殖。
案例与数据:
某湿米粉中毒事件:根本原因是浸泡桶设计不合理,清洁死角导致米浆残留霉变,后续蒸煮无法完全杀灭毒素。
试验表明,在冷却间空气菌落总数>500 CFU/皿时,冷却后的米粉表面菌落总数在2小时内可增长10-100倍。若采用洁净冷却间(空气菌落<30 CFU/皿)并配合食品级过氧化氢干雾消毒(如使用欧菲姆设备),可将沉降菌浮游菌数控制达标,产品微生物超标率大幅度下降


搭配欧菲姆LIU设备,可以实现人机共存、无人值守的食品车间消毒系统,更好的解决食品车间霉菌等污染;
欧菲姆LIU是润联旗下的喷淋式干雾消毒设备 轻松解决消毒不彻底弊端
专门针对食品车间设计,10-20 微米干雾,扩散性
可以设置自动间隔喷淋,实现消毒自动化
冷却间人机共存消毒,保障灌装环节安全
满足行业灭菌标准,人员安全,无色无味,无腐蚀性
润联一贯坚持“环保消毒”理念,针对食品企业空间消毒的产品要做到不产生异味,无色,对使用者无害,为食企提供从到30万级生产车间的环境消毒方案,专业解决食品消毒难题
如有消毒需求或想了解更多信息,随时欢迎交流技术郭工189-2283-0052,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总之,食品生产环境的安全和卫生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 广大的食品生产企业要自觉履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各种杀菌技术的综合运用将会在食品加工企业大放异彩,掌握每种消毒办法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实现生产车间空气消毒和食品生产安全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