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产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肉类检疫检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7-06-24 00:008440
 
    肉类营养丰富,但易腐败变质,一直以来都是各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当前,我国规范肉类销售的法律法规主要有《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虽然对肉类销售环节检疫检验均有规定,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不足,亟须完善。

肉类检疫存在的问题

    处罚标准不统一。对经营未按规定进行检疫的肉类,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的处罚方式是没收、罚款直至行政拘留;《动物防疫法》规定的处罚方式是责令改正、罚款,并增加了一项与处罚并行的管理措施--补检(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具备补检条件的实施补检,不具备补检条件的予以没收销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碍)。通读《动物防疫法》全文,补检的意义甚至大于处罚。此外,上述两部法律规定的罚款额度也不一样。

    执法主体不统一。如果在市场中发现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执法主体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还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仍不明确。《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农质发〔2014〕14号)中规定:“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分段监管,不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是否涉及动物疫病防控这一问题,在执法主体和法律适用上,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分歧较大。

肉类检验存在的问题

    肉类屠宰卫生检验规定不明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生猪屠宰的卫生检验及其监督,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执行。”而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对生猪屠宰的卫生检验没有直接规定,只是规定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由国务院相关(农业)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检验具体指不够明确。《农业部、卫生部、对外贸易部、商业部关于下达〈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的通知》等文件规定更近似于肉品品质检验,但这些规范性文件出台时间较久,效力位阶较低,对一些影响质量安全的微生物卫生指标规定得较为简略甚至没有规定。

    肉品出厂检验项目缺少质量安全指标。在执法工作中,基层执法部门主要查看上市肉品是否具有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而往往忽视肉品质量安全指标的检验证明。实际上,肉品品质检验是技术人员在屠宰前后主要应用兽医科学对产品质量和加工工艺的一种判定,检验内容包括健康状况、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以外的疾病、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有害物质、有害腺体、白肌肉(PSE肉)或黑干肉(DFD肉)、种猪及晚阉猪以及其他检验项目,其对一些重要的质量安全指标并不涉及。而当前应用的肉类检验标准,对质量安全指标规定不到位,如《鲜、冻片猪肉》(GB9959.1-2001)规定出厂检验项目为标签、净含量、包装和感官;《分割鲜、冻猪瘦肉》(GB9959.2-2008)规定出厂检验项目为净含量、感官;《鲜、冻四分体牛肉》(GB/T9960-2008)和《鲜、冻禽产品》(GB 16869-2005)等标准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也仅是感官指标和卫生指标。

    罚责不统一。《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检验不合格的肉类罚则规定各不相同。

相关建议

    对市场销售的肉类检疫适用法律问题进行明确。经营未按规定进行检疫的肉类处罚、补检问题,应按照保障食品安全原则、权责一致原则和《立法法》的规定,对执法主体作出明确。对同一事项的处罚额度,《动物防疫法》和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应当一致。

    肉类检验项目需要细化。当前,一些地方要求入市畜禽肉提供含有水分、瘦肉精、重金属、微生物、生物毒素等项目的检验报告,这在客观上强化了肉类质量安全管理,但由于缺乏法律制度支撑,各地规定不一,在一定意义上容易造成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建议相关部门结合屠宰行业实际和食品安全现状,及时对现行标准中肉类出厂的质量安全指标进行修订。

    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和协作配合。肉类涉及养殖、饲料管理、防疫、检疫、屠宰、运输、储存、销售、消费等环节,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给整个产品质量安全埋下隐患。各地应按照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建立健全肉类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农业、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监管、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公安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完善协作配合机制。

    制定统一的肉类监管法律。目前,我国肉类监管法律文件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监管规范层次多,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还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缺乏统一性;

    二是比较注重规范畜禽养殖、防疫及屠宰领域,运输、储存、销售环节的监管制度相对欠缺;

    三是目前只有生猪屠宰方面的法律规范较为完善,其他畜禽产品在屠宰、检疫、检验管理方面法律漏洞较多,源头管理问题难以根本解决,从而加剧了市场监管难度。建议制定一部统一的肉类监管法律,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畜牧业和肉类行业健康发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酱卤制品香辛料的使用、调香及注意事项
酱卤制品的调香技术是产品成败的关键。虽不可能达到完美无缺,但必须形成产品的特点,以大众化来面向消费群体。一个产品香气与口味的组成从大的方面讲,以底香为主,适当加入香辛料,以烘托出其本身所具有的香气和滋味,从小的方面讲是以咸味调味料、甜味调味料、鲜味调味料、酒类添加物和各种香辛料组成。有时还需要加入部分酸味调味料,用来构成一个香味与滋味的金字塔,以使产品最终达到香气浓郁的特点。……(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5-26558

如何把控肉制品加工过程的温度(熟区篇)
众所周知,在肉制品生产的过程中,温度控制,一直是品质与安全把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论是食品安全还是产品品质方面,温度,一直是肉制品加工不可忽略的因素。本文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些熟区肉制品加工温度控制。……(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3-111104

烤肠加工工艺中,斩拌和滚揉技术的结合应用
烤肠在北方地区广泛被消费者接受,是佐餐、筵宴、旅游、馈赠的佳品。肉制品生产厂家大多把烤肠作为主打产品推出。笔者把自己的研究结合厂家的生产情况,在工艺中把斩拌与滚揉结合的技术运用到烤肠的加工中,提高了产品出品率,改善了口感、质感……(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2-201184

如何把控肉制品加工过程的温度(生区篇)
众所周知,在肉制品生产的过程中,温度控制,一直是品质与安全把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论是食品安全还是产品品质方面,温度,一直是肉制品加工不可忽略的因素。……(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2-121796

两种鸡胸肉的加工技术分享
两种鸡胸肉产品配方配比及加工技术分享……(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1-032425

川香鸡柳、无骨鸡柳、脆皮鸡柳…5种新型鸡柳的加工工艺及配方
调理鸡肉产品具有种类繁多,口味多样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其中代表性产品有川香鸡柳、无骨鸡柳、骨肉相连和鸡米花等,目前,调理鸡肉产品已成为我国主要的速食肉制品。调理鸡柳是调理肉制品中的主要产品,它营养丰富、口味鲜美,并且烹调简单。可以将传统的油炸鸡肉制品进行一系列优化,使鸡肉的营养价值和其方便性相结合,既可提高传统鸡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改善其风味、又可降低油、糖和食品添加剂用量,同时也拓宽了鸡肉的食用渠道,满足人们对食品多样化的要求。……(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12-171851

鸡肉产品的保水秘籍
在禽肉生制品方面,我国仍需要大量进口;在禽肉熟制品方面,以肯德鸡、麦当劳为首的外资企业正迅速占领我国市场,我国的传统饮食业遭到严重的冲击;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禽肉品质要求的提高和肉品质本身的矛盾,大大影响禽肉的销售量。……(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12-06324

工艺技术|一种牛肉干的制作工艺
牛肉干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既保持了牛肉的耐咀嚼性,又保留了其味道鲜美、香气四溢的特点。今天来分享一下实验室自制牛肉干的加工工艺,采用牛腿肉作为原料,制作成香气浓郁、甜而不腻、松软又有嚼劲的牛肉干。……(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11-221642

牛肉丸的制作工艺
牛肉丸作为一种传统小吃,以牛肉作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既可作为点心小食,又可作为一道汤菜上筵席。今天来分享一下牛肉丸的制作工艺,成品劲道Q弹,美味鲜香,可以满足家用和商用。……(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11-13558

一种四喜丸子的配方及加工技术
四喜丸子的配方及加工技术……(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10-23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