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今日导读:知名餐饮品牌回应鸡翅上有鸡毛;央视揭秘“无菌蛋”真相;美团推出外卖集合店“浣熊食堂”(2025年7月1日)

2025-07-01 15:443120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召开膳食脂肪摄入量评估研讨会
 
  6月23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居民膳食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评估研讨会。工作组详细介绍了中国居民膳食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评估的背景及目的、项目进展、健康效应评估、摄入量评估、下一步工作等内容。与会专家对摄入量评估结果、结论及建议、报告框架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陈君石院士作总结发言。
 
  7月105项食品及相关标准实施 新增占比超80%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7月共有105项食品及相关标准正式实施,其中,代替标准20项,新增标准85项,新增标准占标准总数的80.95%。据统计,2025年7月起实施的标准中,国家标准15项、地方标准33项、行业标准57项。这些标准涉及产品或原料标准、规范规程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等。地方标准涉及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上海、江西、河南、湖南、广东、贵州、甘肃。
 
  美团推出外卖集合店“浣熊食堂”
 
  7月1日,美团正式推出“浣熊食堂”外卖集合店,以“全程可视可追溯”为原则,让消费者“敢点、敢看、敢查”,提升外卖食品安全标准。据悉,消费者可以查看每一家店铺的运营动作、进货记录、后厨直播,还可以一次性下单不同商家的餐品,骑手一次性就可以配送到位。只要符合美团的食品安全标准,所有类型的商家均可入驻。商家需要通过培训上岗,菜品现炒先做,每天会有安全卫生检查,包括商家的食材进货清单、打烊后的厨具、储存空间是否保持整洁等方面。
 
  网友吐槽小菜园吃饭遭遇地域差别
 
  近日,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其在合肥小菜园某门店用餐时,三元一位的米饭无法免费续饭。该帖评论区,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有江苏、浙江地区的网友表示,在小菜园用餐时米饭可续,也有安徽及上海地区的网友表示,每次都要按碗购买。针对此事,6月30日下午,媒体记者先后致电了江苏常州、南京、浙江杭州、上海、合肥等多地的小菜园门店了解情况。其中,江苏及浙江的部分门店均表示,三元一位,可以续饭。上海某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同样为三元一位,半碗可续,续一整碗则需单独购买。合肥某门店工作人员表示,不可续,需按三元一碗购买。记者随即又联系了小菜园官方,官方客服表示:“统一标准是不免费续饭,门店 愿意给客户免费续饭的话,后续由门店承担。”
 
  知名餐饮品牌回应鸡翅上有鸡毛
 
  6月30日,浙江温州。一位顾客点华莱士外卖,发现炸鸡翅上有2-3厘米长的鸡毛。据该顾客介绍,当时已经吃了一口发现了里面有鸡毛。当天早上电话沟通之后并未给出解决方案。后续门店工作人员通过社交媒体私信称,可以赔偿一份全鸡套餐。华莱士龙港市通港店工作人员表示,在平台上已经给顾客退款了。目前已经向领导同步了信息,正在和顾客沟通解决。
 
  央视揭秘“无菌蛋”真相
 
  近期,各大电商平台涌现出大量“无菌蛋”产品,商家宣称这类鸡蛋“安全无菌,食用更放心”。所谓“无菌蛋”真的能做到完全无菌吗?“无菌蛋”与可生食鸡蛋是一种产品吗?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所谓的“无菌蛋”,实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鸡蛋,其核心特点是不含沙门氏菌,可以生食,吸引了越来越多消费者。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追求高品质鸡蛋的心理,纷纷打出“无菌蛋”的旗号。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介绍,母鸡排泄和产蛋共用同一个泄殖腔,生理构造决定了鸡在自然状态下无法下完全无菌的蛋。“所谓的无菌可能是没有沙门氏菌,但鸡蛋里的致病菌不仅有沙门氏菌,还有可能有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等致病菌存在。”钟凯表示,就营养价值来说,无菌蛋与普通鸡蛋几乎无异,甚至生吃无菌蛋获取的营养不如熟吃普通蛋。鸡蛋里有抗生物素不利于营养吸收的成分,需要经过充分加热才能破坏。所以熟鸡蛋比生鸡蛋或者半生蛋营养吸收更好。
 
  注意!进口巧克力检出防腐剂含量超标
 
  2025年7月1日,台湾食药署发布边境查验不合格食品名单显示,阿联酋一批次含馅巧克力检出防腐剂含量不符规定。通报显示,阿联酋制造厂或出口商名称为DUBAI TRADING AND ConFECTIonERY CO LLC.,台湾地区进口商为徒水有限公司,产品牌名为VIGO。据了解,该批次含馅巧克力检出防腐剂去水醋酸0.05 g/kg,案内产品成分含添加去水醋酸之无盐奶油,依业者提供原料成分比例换算後其「无盐奶油」成分的去水醋酸含量为1.7 g/kg。依据「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限量暨规格标准」,奶油及人造奶油之防腐剂用量以Dehydroacetic Acid计为0.5 g/kg以下,本案不符合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第18条规定。不合格产品共计160.00 公斤,均被退运或销毁处理。食品伙伴网提醒国内进口企业密切关注相应信息,避免进口不合格产品。



日期:2025-07-01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发酵乳的工艺流程及检测意义分享
关于发酵乳的检测,我们常说的有脂肪、蛋白、非脂乳固体、总固、酸度、三聚氰胺、黄曲霉M1、金葡、沙门、大肠、霉菌酵母、重金属残留等。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还会对温度、密度、pH、粘度等进行检测,今天小编就结合资料以及自身工作经验说一说关于这些检测项目的意义所在。……(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4785

小Tips|牛奶脂肪检测注意事项集锦
牛奶脂肪检测注意事项集锦。……(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3975

膨化油菜秸秆替代花生秧可改善羊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联合西南民族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以及德国波恩大学开展联合研究,通过测定生长性能、健康水平、肉品质等指标,综合评估了膨化油菜秸秆在育肥期绵羊上的饲用效果,为合理利用秸秆类非常规饲料降低反刍动物养殖成本提供了技术支撑。……(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1527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制改善视力和免疫系统功能的酯质高效合成新方法
近日,油料所油料品质化学与加工利用创新团队构建了一种新型pH响应界面生物催化体系,实现了视黄醇脂肪酸酯等功能酯的高效酶法合成。相关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可持续化学与工程(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7-01643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召开中国居民膳食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评估研讨会
2025年6月23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下简称“食品评估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居民膳食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评估研讨会。……(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30264

玻利维亚市面上近四成品牌狗粮脂肪含量不合标准
玻利维亚计量研究所(IBMetro)近日公布的研究显示,市面上37%狗粮品牌的产品脂肪含量不符合标准。该研究旨在保护宠物健康并评估狗粮的质量。……(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30589

这种“神奇碳水”竟能缓解脂肪肝、帮助减肥?建议多吃点,企业多应用些
淀粉以颗粒形式存在于植物组织和细胞中,通常可消化淀粉在小肠内被α-淀粉酶、葡糖淀粉酶和异麦芽糖酶消化分解成游离葡萄糖在人体小肠内被吸收。然而,并不是所有种类的淀粉都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根据淀粉能否在小肠内被完全消化分解生成葡萄糖以及在小肠内吸收的速率将淀粉分成3种类型:快消化淀粉(RDS)、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抗性淀粉,指不能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但120min后可到达结肠并被结肠中的微生物菌群发酵,继而发挥有益的生理作用,因此被看作膳食纤维的组成成分之一。……(世界食品网-www.s

2025-06-27735

以案说法︱直播间带货套路多,营销话术需甄别
“水桶腰适用”“主攻肚子脂肪”“全身减脂”,这些直播间营销话术你会甄别吗?近日,杭州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因在直播间宣称普通食品具有减肥功效,被上城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06-24556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粽子食品安全抽检信息
全市共抽检生产、流通和餐饮环节的粽子样品147批次,样品涉及上海、浙江、江苏等地企业生产的众多品牌,如“杏花楼”“功德林”“沈大成”“诸老大”“五芳斋”等,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粽子》(SB/T 10377)、《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食品整治办[2008]3号)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质量要求,对样品的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硼酸、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糖精钠(以糖精计)、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等指标进

2025-06-23752

功能食品活性成分流失率>30%?你可能对微胶囊技术还欠缺一点认知
功能食品的研发始终面临着两大难题:如何保护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如何精准控制其释放效果?Food Tech Database近5年微胶囊活性保留率数据库(含327个实验数据点)显示,通过HPLC-MS测定方法,微胶囊活性保留典型值范围在58-92%。微胶囊技术,这项看似“微观”的科技,凭借其强大的保护与控释能力,正在成为破解这些难题的“钥匙”。从维生素到益生菌,从多不饱和脂肪酸到天然抗氧化剂,微胶囊技术不仅让食品成分“穿上铠甲”,还赋予其“智能释放”的能力。接下来,我将从微胶囊技术的方法、功能特性、壁材选择,

2025-06-2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