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的部署要求,切实维护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通辽市市场监管局就制售假劣肉制品、农村牧区假冒伪劣食品违法广告、虚假宣传重点词语监测提示如下:
一、产品宣传类
1. 虚假功效宣传
疾病治疗类:包治百病、抗癌防癌、根治糖尿病、清除血栓、溶解结石、治愈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消炎镇痛、替代胰岛素、修复肝肾损伤、消除结节囊肿。
功能夸大类:增强免疫力至神奇水平、解酒护肝特效、减肥快速不反弹、增高助长立竿见影、改善记忆瞬间见效、壮阳补肾超强功效、延缓衰老逆龄生长、排毒养颜彻底干净、预防疾病百发百中。
2. 夸大品质表述
绝对化用语:顶级、极品、绝无仅有、全球第一、国家级认证(无依据)、世界领先、宇宙级美味、无与伦比、顶尖品质、超特级、极致口感、完美无瑕、100%纯天然。
虚假荣誉:百年传承、皇室御用、非遗工艺(无证明)、老字号(未经认定)、国际金奖(虚构)。
3. 违规原料宣称
非法添加类:珍稀野生动植物原料(如熊掌、虎骨、穿山甲)、工业明胶、罂粟壳、西布曲明(非法减肥成分)。
虚假概念类:太空育种(无相关证明)、转基因未标注、祖传秘方(无合法依据)、宫廷秘方(无确切考证)、纯中药无副作用。
成分造假类:夸大燕窝、虫草含量,虚标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二、销售促销类
1. 虚假价格信息
价格欺诈:免费赠送(暗藏强制消费)、一折起(实际极少商品参与)、跳楼价、血本无归大甩卖、史上最低价、清仓价、出厂价、仅限一天(长期使用)。
2. 诱导性促销话术
紧迫性误导:不买后悔一辈子、错过等十年、最后3件、限时抢购(无真实时限)、今日特惠过期不候。
虚假数据:团购超低价(虚构拼团人数)、销量突破XX万件(无依据)、万人好评(伪造评价)。
三、资质认证类
1. 虚假认证标识
伪造认证:虚构的“国际食品协会认证”“欧盟有机认证”、伪造绿色食品标识、假冒ISO认证、自编的“国家权威机构推荐”“央视上榜品牌”(无合作证明)。
滥用标识:冒用“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华老字号”等未经认证的标识。
2. 冒用资质信息
主体造假:虚构厂家地址、联系方式、生产许可证编号,盗用知名品牌商标、包装样式。
虚假授权:谎称与科研机构、医院、高校联合研发,冒充“国家扶贫项目”“政府指定产品”。
四、其他重点监测内容
1. 地域性误导宣传
专供类:农村专供、乡镇特惠、山区特产、牧区直供、农家自制(无正规生产许可)。
产地造假:虚标“草原直采”“深山野生”“原产地直销”等无法溯源的表述。
2. 特殊人群虚假宣称
人群绑定:婴幼儿专用(无GB标准认证)、孕妇必备(无安全证明)、学生专供(无功能依据)、老人长寿食品(无科学验证)、糖尿病人专属(无临床证明)。
健康恐吓:宣称“不吃某产品导致免疫力下降”等制造焦虑的表述。
3. 网络渠道违规话术
网红带货类:明星同款(无授权)、网红爆款(数据造假)、直播间专属价(高于实际售价)。
伪科普类:以“健康讲座”“专家访谈”名义兜售产品,虚构实验数据或案例。
五、社会共治倡议
1.生产经营者:严守法律底线,规范宣传内容,确保产品标签、广告真实合法。
2.消费者:提高辨识能力,不轻信“特效”“神效”宣传,优先选择正规渠道商品。
3.监督举报:如发现违法线索,请及时拨打12315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举报,对查实案件将依法严惩并公示曝光。
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欢迎广大热心群众积极参与,让我们携手共创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
供 稿| 广告科
日期: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