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2025年第2号公告,发布50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修改单。主要包括:《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2项食品标签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等3项特殊膳食食品标准、《发酵乳》、《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等4项食品产品标准、《调制肉制品生产卫生规范》等3项生产经营规范标准、《消毒剂》1项食品相关产品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等4项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食品添加剂 叶黄素》等4项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等29项检验方法标准,以及《生乳》、《灭菌乳》等9项修改单。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GB 19301-2010)》第1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对牛乳酸度指标要求进行了调整。
01
标准修改基本情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GB 19301-2010)于2010年3月26日发布,2010年6月1日实施。标准中表2理化指标规定的生牛乳酸度为12oT~18oT,检验方法为GB 5413.34,仅适用于荷斯坦奶牛。为适应我国奶畜养殖和乳制品工业现代化发展状况,促进 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此次修订将生牛乳酸度要求由12oT~18oT改为10oT~18oT,并删除了“仅适用于荷斯坦奶牛”的脚注。
02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03
主要修改依据或理由
(1)生乳酸度与奶畜品种、季节、地域、养殖及储运条件等诸多因素相关。生乳中的乳酸、柠檬酸、中短链脂肪酸以及CO2等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自然酸度,也可发酵产生酸度。随着我国奶畜养殖水平提高、冷链储运等条件的改善,现行标准酸度指标要求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根据全国生乳质量安全监测项目结果,结合行业数据情况,生乳酸度均值呈下降趋势。此次修订将生牛乳酸度要求由12oT~18oT改为10oT~18oT。考虑到娟珊牛等奶畜品种的增加,删除了“仅适用于荷斯坦奶牛”的脚注。
(2)GB 19301-2010 中引用的酸度检验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和乳制品酸度的测定》(GB 5413.34-2010)已修订整合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酸度的测定》(GB 5009.239-2016)。此次修改对检验方法的引用进行了更新。
小贴士
牛奶总酸度包括固有酸度和发酵酸度。
固有酸度是指刚挤出新鲜牛奶的酸度,主要来源于牛奶中酪蛋白、白蛋白、磷酸盐、柠檬酸盐及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生牛乳的pH值一般在6.5-6.7之间,滴定酸度为16oT~18oT,其中3oT~4oT来源于蛋白质(主要为酪蛋白和白蛋白),2oT来源于CO2,磷酸盐和柠檬酸盐所提供的酸度占比最高(10oT~12oT)。如以乳酸表示,则牛奶酸度为0.15%~0.17%,其中CO2占0.01%~0.02%,酪蛋白占0.05% ~0.08%,柠檬酸盐0.01%,白蛋白占0.01%,磷酸盐占其余部分。
发酵酸度是指牛奶存放过程中,由于牛奶水分含量高,且含有蛋白质、脂肪和乳糖等营养成分,如储存不当会导致细菌增殖,乳糖等营养物质被分解,产生酸性物质所引起的那部分酸度。
作者:食品伙伴网,DX,检测服务事业部乳品组原创文章
日期: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