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过去的一周,哪些食品行业动态值得重点关注?食品伙伴网食品资讯一周热闻(2025.07.13—07.19)带您了解食品行业热点。
一、国内热闻
1、通知·公告
关于公开征求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等10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
根据《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食品添加剂新品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和脱氨酶、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3-岩藻糖基乳糖和乳糖-N-四糖、结冷胶等3种扩大使用范围的食品添加剂、2'-岩藻糖基乳糖等3种增补质量规格要求的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申请,其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已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技术审查,现公开征求意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公开征求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硫酸钙的意见
根据《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和《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的要求,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硫酸钙已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技术评审(具体情况见附件)。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5年8月14日前将书面意见反馈至我中心,如在截止日期前未反馈相关意见,视为无不同意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147号(关于进口散装食用植物油贮存运输有关要求的公告)
2025年2月《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卫生要求》(GB 44917)标准实施以来,广大食用植物油进出口企业认真落实相关要求,有效保障了进口散装食用植物油的质量安全。为进一步强化进口食用植物油全链条监管,规范和加强进口散装食用植物油贮存运输管理,压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散装食用油脂储藏和运输操作规程》(CXC 36),现就进口散装食用植物油贮存运输及口岸申报有关要求强调明确如下(海关总署)
2025年6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
2025年6月全国海关在口岸监管环节检出安全卫生等项目不合格并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见附件1、附件2,附件所列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均已依法做退货或销毁处理。(海关总署)
2、食品安全·曝光台
餐馆老板发蛤蟆汤照片被罚45万?临沂通报:提级调查、5人被停职
近日,针对兰山区一饭店因发布菜品视频拟被高额处罚一事,临沂市高度重视,成立由市司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对此事件进行提级调查。经调查,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处罚证据不足。仅凭当事人发布的视频照片作出处罚告知,事实不清。二是执法程序不当。当事人提出听证申请后未按规定组织听证;在作出不予处罚决定后,未按规定期限送达书面《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琅琊新闻网)
网民举报维态美公司销售的维态美蛋白酶“铅含量超标”问题,官方通报
针对近期网民实名举报维态美(上海)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代理销售的维态美蛋白酶“铅含量超标”问题,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闵行区人民政府迅速成立联合调查组,全面彻查涉事企业和相关产品。现场检查、多轮抽检和模拟实验结果显示,蛋白酶产品本身、配备的塑料滴管均未检出铅,但配备的玻璃滴管刻度油墨层含铅。在使用过程中,玻璃滴管油墨层的铅迁移导致蛋白酶铅含量超标。维态美公司经销的“维态美综合酶复配食品添加剂”配备的玻璃滴管也存在上述问题。此外,恩承玻璃加工厂存在未按要求供应食品用玻璃滴管的问题。(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号)
出售“黄麂”?追究刑责!杭州发布一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案例
今年以来,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聚焦农村地区假冒伪劣食品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一批违法案件,有效净化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环境,现将第一批六起典型案例公布如下。(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号)
甜味剂还能吃吗?—— 揭秘那些关于甜味剂的“甜蜜谣言”
很多人都在社交媒体看过这种“爆款”标题,以上说法是真是假?甜味剂还能吃吗?对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指出,甜味剂已经被全球上百个国家安全使用了近百年。在此过程中,甜味剂不断接受各个国际食品安全机构的挑战,而最终的科学评估结论均是:按照相关法规标准使用甜味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微信号)
3、国内食品资讯热闻
食品行业一周舆情信息汇总(2025.07.07-07.13)
2025年07月07日-07月13日食品行业舆情信息有:天水幼儿园部分幼儿血铅异常事件后续;山东临沂通报“饭馆因发布菜品视频拟被罚45万”;“冰淇淋标价9.9元变48元”商家停业整顿3天、被罚款1万元;南京网红龙虾店用草酸洗虾多日不换水;河南一炒米粉店后厨有庆大霉素药品;小笼包疑发现动物粪球 知名餐饮品牌回应;哈尔滨一商家篡改食品生产日期被立案;女子疑在淘宝百亿补贴购假麦片 诉求假一赔十;男子1块7买过期饮料获赔千元;广西玉林通报一作坊非法炼油:已立案查处。(食品伙伴网)
从天水某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看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排查的重要性
近日,甘肃天水某幼儿园发生的幼儿血铅异常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校园食品安全的警钟,反映出部分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漏洞与隐患。孩子的健康不容忽视,校园食品安全必须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严格监管的重点领域。然而,目前校园食品安全排查长期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困境。当检查沦为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仪式,那些本应被拦截的重金属、添加剂、致病菌便如入无人之境,堂而皇之地进入孩子们的餐盘。(食品伙伴网)
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通报
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强化问题导向,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6794937批次,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进行检验,总体不合格率为2.96%。从抽样品种看,消费量大的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等5大类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率分别为0.54%、0.72%、0.81%、0.12%、0.09%,均低于总体抽检不合格率。(食安中国微信号)
“菌菇界”新国标来了!
2025年6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归口管理,中国食用菌协会牵头起草的《杏鲍菇》国家标准、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牵头起草的《平菇》《双孢蘑菇》《猴头菇》《草菇菌种》《羊肚菌菌种》国家标准正式批准发布。这6项食用菌领域重要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进入全新阶段。(中国供销微信号)
食品保质期是怎么定的?可以考虑保质期测试这样做
目前,食品保质期是怎么定的?公司新产品的保质期预期是多长?能否达到要求?达不到要求如何改善?老产品的实际保质期又是多少?大家心中都无数,甚至质量部门也没有结论。接下来以饮料为例,讲讲影响因素、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饮料生产与包装技术在不断进步,使得饮料的保质期也在不断延长。另外,考虑到饮料类别与包装形式的日趋多样化,以及销售范围的不断扩大,对饮料的保质期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予以测定。因而,如何统一、合理、准确、快速的预测确定饮料的保质期,已成为当前饮料研发人员的当务之急。(食品伙伴网)
为什么你吃的中式保健食品没效果?这四大原因很关键!
近年来,中式保健食品(如阿胶糕、人参饮、黑芝麻丸等)越来越受欢迎,但很多人发现,吃了之后效果远不如预期。明明配方是古方,为什么效果却大打折扣?今天,我们就从药材质量、炮制工艺、市场乱象、现代体质变化四大方面,深度解析中式保健食品“失效”的原因,并给出科学解决方案。(食品伙伴网)
二、国际热闻
1、国际食品
日本营养功能食品知多少
在日本,除保健食品外,其他食品一概不能进行“维持或增进健康”这类功能性宣称。而在保健食品家族里,有个成员特别值得关注——它不用国家审批,满足要求即可上市销售,它就是“营养功能食品”。(食品伙伴网)
巴西财政部:50%关税或将降低国内肉类和咖啡价格
巴西财政部表示,美国宣布对进口巴西产品征收50%的关税,这可能会降低巴西的肉类和咖啡价格。巴西政府认为,出口导向型产品可以被国内市场消化。“CNN巴西”报道,财政部经济政策局长吉列尔梅·梅洛(Guilherme Mello)解释说,如果维持对进口巴西产品征收50%的关税,巴西生产商将倾向于实现市场多元化。(南美侨报网)
中国罗非鱼产业面临严重挑战:出口停滞价稳难撑,关税僵局持续拖累产业信心
2025年第28周(7月7日至13日),中国南方罗非鱼价格表面保持稳定,但业内警告市场正面临持续的下行风险。尽管广东和海南主产区500-800克规格罗非鱼出厂价维持不变,但稳定的表象下,是订单锐减、出口停滞、信心低迷的现实。(冻品攻略微信号)
中国成为俄罗斯狭鳕鱼糜最大进口国
来自SeafoodNews消息,今年1-5月,日本、中国和韩国三国冷冻狭鳕鱼糜(阿拉斯加狭鳕鱼糜)进口总量达69,455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俄罗斯的供应量为31,823吨,同比增长37%,美国的供应量减少13%至37632吨。俄罗斯目前占这三个主要市场鱼糜进口总量的46%。(渔博会CFSE)
第29周挪威三文鱼价格分化,大规格继续上涨,小规格下跌
第29周(7月14日至20日),挪威大西洋鲑现货价格出现了一些分化,总体价格仍然处在年内低位,5kg以上规格价格有所上涨,而小规格再次下跌。根据市场人士的反馈,FCA奥斯陆行情评估价格大致如下:其中4-5kg规格上涨NOK 2/kg至NOK 64/kg,6-7kg上涨NOK 6/kg至NOK 73/kg,2-3kg下跌NOK 2.5/kg至NOK 52/kg。(UCN国际海产资讯微信号)
缅甸菠萝进入产季高峰,瞄准中国市场
据缅甸媒体报道,主要在缅甸国内销售的掸邦菠萝开始瞄准中国市场。菠萝在掸邦和孟邦普遍种植,尤其是在掸邦南部的Hsihseng、Namsang和 Mongkaing,种植面积约6000英亩,以及掸邦北部的Hsipaw、Tangyan和Lashio,种植面积约7000英亩。缅甸菠萝年产量在3-4万吨之间,丰收季节为7月至9月,品种主要为Hsipaw和中国台湾品种。商贩通常在7月初到产地收购菠萝,主要供应到曼德勒和仰光市场。(国际果蔬报道)
2、国际预警
日本通报我国出口冷冻草莓和冷冻胡萝卜等产品不合格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更新输日食品违反日本食品卫生法情况通报,通报显示我国6批次食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网提醒各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照进口国要求进行产品出口,检查产品中农药的残留情况,保证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规避出口风险。(食品伙伴网)
注意!进口鲜榴莲检出农药残留
2025年7月15日,台湾食药署发布边境查验不合格食品名单显示,越南一批次鲜榴莲检出农药残留。通报显示,越南制造厂或出口商名称为VAN PHAT THANH EXPORT import COMPANY LIMITED,台湾地区进口商为兆胜贸易有限公司。据了解,该批次鲜榴莲检出残留农药达特南0.02 ppm。本案不符合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第15条有关「农药残留容许量标准」规定。(食品伙伴网)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FDA拒绝进口我国食品情况统计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的2025年4-6月份拒绝进口产品信息,食品伙伴网进行了统计。2025年4-6月份我国共有1051批次产品被美国FDA拒绝进口,其中遭拒绝进口的食品有303批次。二季度我国食品遭拒绝进口原因主要为:疑含不安全添加剂;标签不合格;有毒有害物质。(食品伙伴网)
我国出口金针菇在美国被召回
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消息,2025年7月13日,美国FDA发布召回通报称,LLK TRADING INC.正在召回从我国进口的金针菇,因为产品疑受李斯特菌污染。据通报,受召回产品的重量为200g。该产品已销往位于纽约州马斯佩斯市的Bally Produce公司,并被出售给DATANG SUPERMARKET INC。(食品伙伴网)
美国对我国出口果冻什锦糖果实施自动扣留
2025年7月11日,美国FDA网站更新了进口预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对我国一家企业的相关产品实施了自动扣留,食品伙伴网提醒相关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照进口国的要求进行产品出口,保证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规避出口产品被扣留风险。(食品伙伴网)
欧盟通报我国出口辣条不合格
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2025年7月14日,欧盟通报我国出口辣条不合格。食品伙伴网提醒各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照进口国要求进行产品出口,保证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规避出口风险。(食品伙伴网)
三、食品科技
2025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受理情况公示 食品领域63项通过审查
7月16日,云南省科技厅公示了2025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受理情况,其中,食品领域有63项通过形式审查,公示时间自2025年7月16日至7月30日,共15天。(食品伙伴网)
2024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受理情况公示 食品领域有54项审查合格
7月14日,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4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受理情况,其中,食品领域有54项项目审查合格,包括科学技术进步奖50项、自然科学奖4项。公示期15个工作日(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8月1日)。(食品伙伴网)
美国奶牛因“偷奶”导致H5N1流感大暴发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发现,奶牛因其特有的“偷奶”行为导致H5N1流感在美国牛场大暴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2021年以来,一种新型H5N1病毒在全球多个国家引发上万起家禽和野鸟疫情。2024年3月,H5N1病毒在美国感染奶牛,导致其17个州的1000多个奶牛场疫情暴发,奶牛的死亡率高达10%,同时有41个奶牛场工人感染,对全球乳产业和公共卫生构成威胁。病毒严重侵害奶牛乳腺并污染牛奶,美国25%市售牛奶检测出H5N1病毒基因。然而,作为典型的呼吸道传播病原,H5N1病毒如何侵入奶牛乳腺始终是未解之谜。(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如何让卤水前香、中香、回口香能更好地体现?关键在于这款香料!
想制作一款好的卤水,不仅要闻着香,吃着香,更是要又回口香。要解决这些问题无疑关键技术在于香料的配方和搭配。对于有多年卤水经验的师傅,熟知各类香料的特性,在经过不断的调试,很容易就会得到一款不错的卤水配方,但是对于新手,就显得非常吃力,无从下手。(食品伙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