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网

四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对四平市第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21号建议的答复|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2025-07-29 982
核心提示:对四平市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的提案,我局高度重视,经深入研究与积极落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曹全委员: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四平市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的提案,我局高度重视,经深入研究与积极落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的建议

(一)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国家及吉林省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进一步落实了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2021年,我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吉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2022年,我市结合实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的实施方案》,将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划分为A、B、C、D级,市级领导干部包保A级主体,县(市、区)领导干部包保B级主体,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包保C级主体,村(组、社区)干部包保D级主体,强化了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和行政执法部门监管责任,促进了各县(市)区、各部门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职责和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的有效落实。

(二)食品安全标准愈加健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公布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公布和备案工作。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在本企业适用。截至2025年3月,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包括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规范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四大类标准,这四大类标准相互衔接,覆盖了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规范从过程到产品各环节,保护从一般到特殊全人群。

二、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队伍素质建设。成功承办吉林省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及进口冷链涉疫食品排查管控应急演练现场观摩会,多次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应急队伍迅速反应和妥善处置能力全面提升。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各监管机构分别进行食品安全规范提升培训,组织食品安全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提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今年以来,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召开四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培训会,围绕“两个重点区域”“五个重点业态”“七个重点检查内容”针对销售环节监管要点进行培训,有效提高执法人员监管能力水平。

(二)探索智慧监管手段。统一搭建了市、县两级“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建设集现场办公、执法远程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市场监管执法办案指挥中心,建立形成“可识别、可抓拍、可感测、可远程、可预警、可追溯”的智慧监管体系,实现了对全市409家学校和6家集体供餐单位监管全覆盖。积极推动“吉惠食安”智慧监管平台应用,通过监管端、企业端、公众端,不断加强对食品经营主体数字化日常管理,有效形成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和公众监督“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互联网+”智慧监管新模式。

(三)健全检验检测能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工作,积极探索改革,整合了原市质检所、市粮油检验站、市农产品检验中心、市畜禽产品检测中心,合并了市标准信息所人员,划转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水产品检验职能,成立四平市产品质量检验院。该院自成立以来,市政府在财政上给予有力保障,更新设备仪器、扩充专业技术人员,新增食品检测参数212项,并顺利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即CMA和CATL认证),形成食品抽样检验能力,2025年全面承担了市本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

三、关于“强化食品安全源头治理”的建议

(一)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健全追溯体系。将全市地产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全部纳入国家追溯管理平台,其中39户企业的90个产品成功获得“两品一标”认证,实现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目标。狠抓屠宰企业监控设备和追溯系统建设,构建形成从源头到末端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索证交易制度。我市2户批发市场、8户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建立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查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等10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市场开办者对入场销售者建档信息覆盖率为100%,市场开办者与入场销售者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签署率100%。

(二)严把食品生产加工关,强化主体责任。督促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按要求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并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强化原料采购、生产经营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等管控措施,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2025年已培训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150人次。实行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在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基础上,对一般风险企业实施按比例“双随机”抽查,对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检查,着力解决生产过程不合规、非法添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持续开展小作坊提升行动。以“巩固、健全、规范、提升”为目标,持续规范小作坊生产加工行为,以白酒、食用植物油、肉制品等高风险食品小作坊为重点,针对卫生环境、生产条件、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三)严把食品销售流通关,强化闭环管控。加强食品摊贩监管力度。市场监管部门强化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容环境卫生监察大队协调联动,全面摸排早夜市摊贩基本信息,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严格规范小摊贩食品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市区内食品摊贩持铁东区、铁西区市容环境卫生监察大队出具的制式食品摊贩登记卡及有效身份证明向经营场所所在地的铁东区、铁西区政务大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窗口申领食品摊贩备案卡,切实实现业务办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加大食品抽检力度。聚焦农村、校园等重点地区,开展专项抽检;聚焦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残留、抗生素、生物毒素、有机物污染、非法添加物质等问题,对舆情反映的食品问题实施“随时检”;对问题线索企业实施飞行抽检,对检出不合格的企业实施跟踪抽检。2025年度,市本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共2520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总量达到2批次/千人,普通食品与食用农产品抽检总量达到4批次/千人,已检验完成715批次,发现不合格食品10批次,全部依法开展核查处置。

四、关于“构建食品安全社会格局”的建议

(一)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力度,营造共治氛围。开展年度“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举行“尚俭崇信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食品安全宣传周、全民营养周等宣传活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等系列活动和“三减三健”主题宣传活动;积极推行“文明就餐、厉行节约”活动,对餐饮浪费行为进行了督导告诫,引导市民群众培育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新时代生活方式,评选“文明餐桌示范食堂”30家,“文明餐桌示范店”30家,不断增强经营户守法经营意识,提升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满意度。

(二)健全食品安全举报机制,加强社会监督。为进一步畅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集中用餐单位内部举报渠道,鼓励引导食品从业者及相关人员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充分发挥社会共治作用,市场监管总局开发建设了全国食品安全举报系统,在现有举报处置工作机制基础上,建立健全对内部人员举报的快速处置机制,明确各环节时限要求,形成处置闭环。完善与农业农村、教育、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间的重大举报线索通报、研判、联合执法等协作机制,形成处置合力。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格局,选聘了首批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30名,进一步拓宽了食品安全问题发现渠道,积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实现了食品监管方式从政府部门“单打独斗”走向“全民共治”的转变。

(三)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素质,加强行业自律。围绕提升人员素质和强化培训考核,四平市采取线上线下协同、政府企业联动的方式,对食品安全“三类主体”和食品经营主体中的“三类人”,开展多样化的线下培训和线上宣教,并进行闭卷考核,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帮助食品行业各类经营主体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针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特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等重点单位增加培训频次,以现场观摩会、送训上门等多种形式进行指导,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深度嵌入企业日常管理。健全信用监测体系。制定出台《全面建立信用承诺制度》,引导企业在自建网站和“信用中国(吉林四平)”网站主动作出综合信用承诺及产品服务质量等专项承诺,公开声明产品服务标准和质量,主动接受社会各方监督,食品安全信用监测体系稳步推进。

五、关于“加大食品安全违法惩处力度”的建议

强化案件查办,守住食品安全“防护闸”。今年以来,检查食品生产企业40户次、小作坊29户次、经营者1389户次,发现问题66个,均已整改完毕。开展农村食品抽检20批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1起,收缴假冒伪劣食品1351公斤,罚款0.5万元。充分发挥食安委统筹和食安办协调作用,组建公安、市场监管联合执法办公室,持续强化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信息共享、铸造监管合力,畅通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机制双向衔接渠道,依法从严惩处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四平市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督、公安食药环等部门,开展开学季、考试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建立信息共享、监督共管、责任共担机制,筑牢“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三道防线。根据校园食品安全积分管理模式,聚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环境消杀、三防设施、食品采购、食品留样等环节,进行全面检查,现场计分、结果量化排名;实现“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消除隐患”食品安全闭环管控,进一步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全面促进涉及校园食品安全的硬件条件和自我管理软件水平双提升。四平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坚持“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的工作要求,紧盯食品加工企业、批发集散中心、各类餐饮门店等重点场所和网络平台,强化线索收集,深化情报研判精度,提升打击整治强度,今年上半年侦破了伊通县赵某某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4人,查扣病牛肉2000斤、病牛4头,此案件市公安局正在处理中。

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尽管全市上下高度重视、不懈努力,在食品安全上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与党和政府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距离,还存在部分食品经营主体法律意识不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消费群体安全意识淡薄、监管人员工作效能不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下一步,我们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深入开展“食安英城”品牌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再次感谢您的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支持我市食品安全工作。

四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18日




 
地区: 吉林 四平市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法规
 
盐池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