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辽宁省食安委于2025年7月出台《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治理若干举措》,从源头到餐桌实施九大针对性措施,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
源头管控双管齐下
在农产品环节,重点整治违规使用防腐保鲜类农药行为,严查禁限用农兽药,实施合格证制度阻断问题农产品流入市场。进口环节则强化口岸查验,对申报为食品添加剂的货物实施精准检测,建立进口商备案和销售追溯制度,严防"瞒报逃检"风险。
生产流通精准打击
工业领域要求化工产品明确标注"严禁用于食品",实行实名购销;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须严格按GB 31647规范生产,重点整治标签虚假标注问题。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同步排查,下架"三无"及误导性标识产品,禁止将工业原料宣称为"食用级"。
使用环节重点整治
食品生产企业须严格执行GB 2760添加剂使用标准,禁止掩盖食品腐败等行为;餐饮单位需专柜存放添加剂,精确称量并保留使用记录,重点监管校园周边、火锅店等高风险场所。同步推动添加剂减量技术应用,通过抽检强化风险监测。
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辽宁将制定《食品生产风险图谱》提升防控能力,完善跨区域协查机制。通过科普宣传引导公众科学认知添加剂,拓宽举报渠道鼓励"吹哨人"制度,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公众监督的治理合力。
本文为食品伙伴网食品安全合规事业部编辑整理,转载请与我们联系。食品安全合规事业部提供国内外食品标准法规管理及咨询、食品安全信息监控与分析预警、产品注册申报备案服务、标签审核及合规咨询、会议培训服务等,详询:0535-2129301,邮箱:vip@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