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严管外卖食品包装,共同守护“舌尖上”安全的提案,经会同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研究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提到外卖食品包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不容忽视等问题,提出制定外卖食品包装国家标准、加强监督管理等建议,这对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我们高度赞同。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委、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依职责加强食品包装产品质量监管和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支持食品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对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一)加强食品包装产品质量监管
市市场监管委按照有关法律、规章规定和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要求,开展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抽查和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按照相关规定,目前针对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抽查涉及生产和销售环节。一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和部门规章的要求,对我市生产销售环节食品相关产品开展产品质量监管。根据《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和《产品质量安全国家监督抽查计划》要求,我们将食品用塑料包装工具等重点工业产品纳入《天津市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和《天津市产品质量安全抽查计划》中,按计划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针对塑料一次性餐饮具,2024年共抽查我市34家生产企业的34批次产品,重点对感官要求、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脱色试验、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霉菌计数等项目进行了检验,抽查未发现不合格产品。二是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全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计划》要求,制定我市食品抽检计划,实施食品抽检监测工作。市场监管部门在餐饮环节抽检覆盖的食品品种均由市场监管总局统一制定,目前不涉及外卖食品包装。
(二)强化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按要求对食品原料、一次性餐饮具等履行进货查验义务,确保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一是对全市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全覆盖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按照不同风险等级开展不同频次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严格把控食品原料采购、原材料贮存、餐食加工制作过程、经营场所环境卫生、外卖配送过程等环节,其中将“一次性餐饮具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纳入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按照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要求,严格查验使用的塑料餐盒等餐饮具的供货者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容器、包装材料盛放食品。二是压实网络订餐平台主体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多次对“美团外卖”“饿了么”等网络订餐平台进行行政指导,要求其严格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和法定义务,重点加强对入网经营者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审查和入网经营者名称、经营地址、菜品名称等公示信息的检查,强化对配送食品餐具质量安全、配送食品容器清洁消毒、送餐人员个人卫生和食品配送过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确保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三是强化社会共治。组织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围绕“网红”餐饮店、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等餐饮服务环节消费者关注热点,组织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检查结果以“红黑榜”的形式向社会公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监督环境。
(三)推动食品安全领域科技创新
市科技局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工作,围绕食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实施“现代农业领域”重点研发计划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设立食品安全主题),推动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创新。2024年,市科技局共立项支持食品安全相关市级科技计划项目9项。一是组织食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4年,市科技局围绕“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方向,推动创新主体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4项,其中支持天津科技大学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营养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动物源新食物资源综合挖掘与工程化技术研究”,支持天津农学院、天津商业大学、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担科技计划项目4项。二是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相关基础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将食源性危害微生物毒性、食源性危害微生物新型检测技术、食品中化学性危害物高效检测技术等食品安全方向列入指南中。依托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年科技局立项支持省部级项目3项:天津科技大学承担“可降解塑料食品容器中微塑料的迁移规律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干扰作用与机制研究”项目、天津商业大学承担“蒸煮损失对热加工过程中肌丝晶格结构变化的响应机制”项目、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高强韧DNA水凝胶微针的构筑及其在植物源性食品中农药残留原位光学传感机制研究”项目。三是实施天津市企业优秀科技特派员项目。2024年,立项支持食品安全相关科技项目2项,支持天津科技大学开展食源性病菌、食源性诺如病毒检测相关研究,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平台。四是加强食品安全相关科普工作。依托科学技术普及活动项目,支持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利用“京津冀食品营养健康与安全创新平台”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优势,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塑造“营养与食品安全进万家”科普活动品牌。
(四)积极开展标准执行跟踪评价
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制定一系列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构建从原料、添加剂到产品、生产过程和检测方法全覆盖的标准体系。食品接触材料国家标准体系包含三个层次的标准:一是通用标准,包括GB 4806.1通用安全要求和GB 31603生产通用卫生规范,二是添加剂和产品标准,包括塑料、橡胶、涂层等12大类产品标准、1个特殊产品标准GB 4806.2和1个添加剂使用标准GB 9685(包含各类材质的添加剂使用要求),三是方法标准,包括GB 31604.1和GB 5009.156通则类方法标准和若干个针对不同测试项目的方法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后,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法组织对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各监管部门、食品生产企业、检验机构、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学会)等标准使用单位以及社会各方均可反馈意见建议,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五)持续推动“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工作
市市场监管委全面贯彻落实《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餐饮经营者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餐具”纳入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项目,督促餐饮经营者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依法查处“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违法违规行为。指导网络订餐平台调整功能设置,在消费者下单时做出选择餐具需求提示,严格按照消费者选择随餐配送一次性餐具。同时,各区市场监管部门通过“随机查餐厅”、“红黑榜”等形式,对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违法行为加大曝光力度,通过发放告知书、店内张贴消费提示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增强绿色消费意识,减少外卖一次性餐具使用。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强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以风险分级为手段,对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展全覆盖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聚焦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小餐饮、食品制售摊贩等重点业态,强化包括一次性餐饮具在内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严格查验使用的塑料餐盒等餐饮具的供货者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不得采购或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一次性餐饮具。发挥抽检监测技术手段作用,按照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计划要求,组织开展我市餐饮食品抽检监测工作。
二是严格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科学编制《天津市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5年版)》和《2025年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继续将食品用塑料包装工具纳入目录范畴,加强对塑料一次性餐饮具等重点产品生产、销售环节质量监管,开展塑料一次性餐饮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三是做好标准规范的宣贯执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食品相关产品的食品安全标准属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范围。外卖食品包装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后,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依法组织对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提供科学依据;市场监管部门将结合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抽检监测等工作实际,强化标准的宣贯执行,提升实施效果。
四是支持食品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市科技局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创新,强化科技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支撑作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五是持续推动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市场监管部门将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对餐饮经营者“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行为开展常态化监管,通过宣传引导、违法处罚等手段,督促餐饮经营者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引导消费者树立低碳环保、绿色消费理念。
2025年8月7日
工作人员:赵博雅 联系电话:24453691